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特别要读好小女孩所说的话。
2、重点理解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并能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搜集能体现先人后已 、 团结合作 、沉着冷静的资料
第 二 课 时
教学流程:
一、细读课文,了解实验过程。
1、 再读全文,读懂实验过程及要求。
2、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实验的要求和实验过程。
【设计说明】
亲近文本,自读自悟,交流释疑,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通过说及讨论,初步明白实验要求及实验过程,为下面学习提供帮助。
3、同学们,就这个实验以前失败过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子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1)、读一读。
(2)、哪个字决定了以前许多次实验都会失败呢?帮“争”换个词。
(3)、你能对“争”提问题吗?
预设:
a为什么争着往外拉,铅锤就拉不出来呢?
b他们为什么要争呢?
随机交流预设中学生的提问。
【设计说明】
这一环节是对前面学生合作说实验要求及过程的反馈,既是检查,又是强调要求的重要性,明白当时情况的紧急性。同时,也为学生能在后面更好地理解小女孩的品质提供了感性乃至理性的依据。
4、 因为“争”,所以以前的实验都失败了。那这次实验又如何呢?
二、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一)、默读课文,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二)、交流。
预设一:
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1、读悟当时科学家的话,“危险,快上来!”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
2、小女孩选择了“我最后”,就等于选择了什么?
3、是啊,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
出示 :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读悟,体会“不假思索”。
a、读准“假”的读音。
b、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2)、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3)、怎样的话能够在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说出来的呢?
(4)、用“不假思索”说句话。
(5)、深入体会“不假思索”用在我们的学习上与用在这句话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6)、对于小女孩来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想法已深深地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所以当教育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还用得着多考虑吗?她可以想都不想就告诉这位教育家,齐读(有了危险,我应该让别人先出去)。板书:有了危险,先人后已
预设二:
出示 :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读悟,体会“不假思索”。
a、读准“假”的读音。
b、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2、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3、怎样的话能够在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说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