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实物。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流程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
2.学生说说陶罐的质地、特点,进行简单比较。
3.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实物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学生自读要求:
(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用“_____”和“~~~~~”分别标记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同桌可以分角色读一读。
(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
2.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读后交流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3.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展示自己的朗读。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9自然段和10---17自然段。其它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
4.教师相机小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按照课件提示的要求自学,可以围绕中心不偏离。这一环节的识字教学,让学生从文本中划出生字,再联系句子理解,始终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课件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理解。教师操作课件,将这一段中的“骄傲”、“奚落”2个词语点红。
2.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
(1)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骄傲”、“奚落”、“懦弱”、“轻蔑”、“恼怒”。
(2)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铁罐的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3)课件展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朗读。注意学着铁罐的动作、神态读出“奚落”的语气。
3.教师启发学生理解陶罐的表现: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的呢?
(1)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
(2)把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
(3)通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谦虚”、“争辩”。
(4)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和睦相处
(5)课件展示陶罐的话,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着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它的谦虚克制。
4.课件展示对话。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读后评议。评议后,同座再练分角色朗读。
【以读促演,演中促读,演中理解,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表演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