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会认 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学习生字:
1. 读音:匣,读xiá,不读jiā;避,读bì,不读pī;仍,读二声,不读一声。
2. 注意以下字形区别: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学习课文:
1.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科利亚干么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
2. 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3. 重点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从语句中找到推算的依据),走了10步埋下木匣;现在的科利亚是9岁,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
4. 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
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
练习:
简单谈谈你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模拟试题】
1. 我会选:
功 攻 集 级 战 站 架 驾
( )课 ( )体 ( )场 ( )车
( )克 班( ) ( )立 ( )桥
2. 我会填:
填动词:放、踩、撒、盖
科利亚( )好了木匣,( )上土,用脚( )实,还在上面( )了些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3. 阅读练习:
蝴蝶的身体是黄色的,头上两只大眼睛像是透明的,里面有蜂窝般的复眼。两只眼中间伸出两根细丝,这是它的触角。蝴蝶的嘴是一条长长的吸管,平时总是藏在脖子底下。它的一对前翅呈三角形,后翅是长圆形,美丽的翅膀薄得像轻纱一样。蝴蝶采花粉时,先扇动着翅膀,轻轻地落在花朵上,然后用两只脚扒开花心,再低下头,伸出吸管插进花蕊,就津津有味地采起花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