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课文着重介绍了 赵州桥的 雄伟.美观.坚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文通过叙述和说明的方式,把桥的外观和结构特征分别作了叙述,紧接着说明了一种结构的好处。由此而得到“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才干”这个结论。又因为这个桥“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所以称它为“是 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篇文章开头有叙述,结尾有结论,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明性。
    这篇课文安排在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这组教材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上学期教学重点放在词,句训练上,本学期则要逐步把重点转到段的 驯良上来。而这篇课文是同学们接触的第一篇以建筑物命名的 状物文章。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雄伟.创举.坚固.美观.遗产”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参加”.“而且”造句。
    第二,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是: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是学生缺少石拱桥的有关桥梁知识。
    二是学生未实地见过赵州桥,缺少感性知识。
    三是桥的坚固文中未直接写出。
    四是一些长句学生理解上困难。如“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要,节省了石料”。
    课时安排:3课时。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有:投影演示法.谈话法.读——讲——议——练结合法。
    首先,谈话法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的。三年级儿童注意力还较容易分散,谈话法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获得和掌握知识。运用谈话法更能体现教学的双变性,适合少年儿童乐于自我探索的心理特点。
    第二,投影演示法。因为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一般不足,所学知识又主要是间接经验的文字材料,因此借助投影演示,增加直观感,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读——讲——议——练结合法。在新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小语会崔峦会长反复强调: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多层次地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上教师适当的讲解,同学间的议论和巩
 固练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志趣。
    三.说学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