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
    以《讲名人故事》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是第二组课文学习的延续。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并在了解名人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其优秀的品质。
  2、习作:
    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3、我的发现:
    使学生知道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的三种相对的位置关系。
  4、日积月累:
   ⑴ 读读背背:记诵本组课文中的名人的名言,启迪学生做人道理。
   ⑵ 我会填:通过组词来强化形近字的音形义和同音字的形义区分。
  5、成语故事: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把握“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的主要内容,明白有志之士奋发努力的道理。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让学生收集名人的故事。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几节课学习了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有关的故事,从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那么,还有哪位同学收集到了与他们有关的其他故事呢?
〖教学过程〗
  1、学生推荐自己收集的材料,教师选择一位学生做示范交流,使学生深入领会交流规则与交际过程,如何清楚地向别人讲述名人故事,如何提问、如何做答。
  2、学生小组(4人小组)交流名人故事以及给他地启迪。
  3、教师引导学生把名人分类,如: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革命家……,让学生继续在小组内交流,推选讲得最好的作代表,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提出要求:
   ⑴ 小组交流时尽量把音量放低,别影响别的小组交流。
   ⑵ 组长安排每个同学都要开口说话,再选出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进行班里交流。
    注意事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故事提出问题、见解或补充说明,要特别注意学生交际习惯的提示与引导。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启发。同一个故事给不同的学生的启发可能不同,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要给予肯定。

第二课时
习作
〖课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以及一件曾经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可以与他们交流一下,使事情了解得更加具体。
  导入:上一节课大家都与其他同学交流了自己找到的名人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好多东西,那么,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我们熟悉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我们就分小组来交流一下我们熟悉的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吧!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寻找一位身边熟悉的人,可以是同学、朋友、老师、家长、邻居……,让学生回忆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
  2、让学生思考:
   ⑴ 人物有什么特点?
   ⑵ 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⑶ 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3、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达到启发、补充的目的)
  4、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5、利用前面所学的课文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对话来反映人物心理,通过事情来体现人物性格或者品质。
    提出写作要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