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就力求体现这一理念,读懂文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充分接触文本,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语文的方法千变万化,思维方法亦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四,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
1). 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注意"诚","蹦"等后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 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
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课文.
(一)多媒体出示灰雀歌唱的声音,突然一只剩下两只了,还有一只哪去了呢 列宁心里会怎样呢 (急)那时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呀!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预设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 又会到哪儿去找呢 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
②"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 的句子.
(二) 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