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2023-08-18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124÷3≈       153÷4≈

  2、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 学习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教学设计说明: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买“笔记本”和、“解决住宿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重难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口算除法  

  60÷6   240÷8   320÷4    450÷9    630÷7    

  360÷6  120÷3   160÷4    280÷4    250÷7  

  方法小结:想乘法  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  

  求近似值  

  148≈     193≈    87≈    93≈  

  ≈是什么意思?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 提出问题  

  李叔叔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这个问题和以前提出的有什么不同?关键字是什么?  

  生:大约  

  当我们不需要知道准确结果或是不方便很快的计算出结果的时候,可以估算。估算的结果用≈表示  

  列式:124÷3≈  

  2、尝试估算方   

  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巩固练习  

  书p16做一做  

  独立完成 思考准确答案的范围是什么?为什么?  

  独立估算,说说你怎样想的?  

  4、小结: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拓展提高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课后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首先复习了口算除法,求近似值的内容,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然后根据教材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估算的方法,并在多样化的方法中进行优化。经过巩固练习,掌握估算方法后,小结。最后进入拓展环节,引入实际生活中需要用估算的知识解决的问题。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本节课中,学生对估算的方法掌握比较好。也能从多样化的方法中优化出他们最方便最准确的答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1、旧知和新知的联系  

  开课时复习口算除法是为了本节课的估算做铺垫。如果在学生把124估成120时能马上引导学生沟通和上节课的联系,把124看成120就是把不方便口算的被除数估成方便口算的数,这样就能马上得出近似值。这样也体现数学的转化思想,让知识融会贯通。  

  2、注意特别关注基础薄弱,理解较慢的学生。  

  在学生找到估算的方法并进行选择后,可以带领学生回到课本,再说一说书上男孩女孩的估算方法是否和我们做的一样,有什么区别,他们是怎么想的。事实上是把知识进行了回顾,让理解较慢的学生能再次体会估算的过程。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用规范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78÷4 把78看成80,所以88÷4≈20。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我虽然找到了问题,但是并没有详细的进行对比板书讲解。所以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模糊  

  4、估算的必要性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少用到估算。平时在自己的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很离谱的错误答案。其实,如果用到了估算的知识,自己在检查的时候应该很容易知道自己算错了。除了题目要求,或是看到了特别的提示,他们一般都不会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我也想将估算的必要性体现出来,可是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5、关于拓展的题目  

  很遗憾课上没有时间把这两道题讲完。我觉得这两题才是本节课的亮点,将估算合理的运用于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上,如果部分问题处理得紧凑些,应该是可以完成的。 我会再利用练习课的时间来完成它。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124÷3≈       153÷4≈

  2、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 学习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

  课后反思:

  1、学生接受有困难,只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掌握了。

  2、学生估多估少的意识有待提高。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该估多,什么情况下该估少。

  3、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有了初步认识,能够解决较简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