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023-07-19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1

  教学内容:课本第13~15页例1及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13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是什么地方?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找到了什么?(图中是蔬菜批发市场)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吃吗?

  2、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重点板书如下:

  (1)赵伯伯3次运60箱黄瓜,一次运多少箱?

  (2)李阿姨运40箱辣椒,也3次运完,一次运多少箱?

  (3)王叔叔运600像西红柿,一次运多少箱?

  (4)李叔叔3人运124箱茄子,每人运多少箱?

  (板书:每人运多少箱?)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我们先解决“赵伯伯一次运多少箱黄瓜?”这个问题。怎样解决?用除法:60÷3=20(箱)

  引导学生说出:3次运得同样多才不会太累,应该加上这一词才好,是什么啊?(平均)

  3、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这个问题?(赵伯伯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4、“60÷3=20”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二、 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

  (1)203=60,那么60÷3=20

  (2)60里面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3份吗份就是2个十,就是20.

  (3)60÷3=20,先想口诀,“二三得六。”就是算6÷3=2,再在商的后面添一个0就行了。

  你们想到学过的才乘法口算,太了不起了!能用这些知识来做除法口算,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板书:口算除法)

  3、体验新知

  请大家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其余的问题下节课再来解决。

  (1)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240÷3=80(箱))

  (2)王叔叔平均一次运多少箱?(600÷3=200(箱))

  列示计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同学们在口算除法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 拓展训练,巩固新知

  1、出示式题,指名口算:

  90÷3= 15÷5= 150÷5= 900÷3=

  80÷2= 270÷9= 2700÷9=  800÷2=

  2、“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全班反馈纠正。

  3、完成课本练习三第2题。小组长组织,其余学生纠正。

  四、课堂小结

  口算除法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算的?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五、布置作业

  1、口算

  60÷6  320÷4  420÷7   160÷4

  240÷8  360÷6  400÷5   120÷3

  2、列示计算

  (1)4除48得多少?

  (2)360除以9得多少?

  (3)把15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2

  教学内容:复习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能正确、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今天起,开始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这节课,主要复习除法的口算方法和笔算法则。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好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二、复习口算

  1.口算方法。

  用小黑板出示:

  80÷427÷396÷3

  800÷4270÷3960÷3

  8000÷42700÷39600÷3

  (1)口算第一组题,

  讨论:几十、几百或者几千除以4,可以怎样想?

  (2)口算第二组题,

  讨论:这一组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像这两题里前面数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结果,(可以在相应的数下面画

  横线)就看作多少个十、多少个百或多少个千,直接算出得数是几十、几百或几千。

  (3)口算第三组题,提问:这里三道题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口算的?

  指出:口算几十几、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以几,可以分成两部分,从高位起算出得数是多少。

  :从上面口算题可以看出,我们学过的除法口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看作多少个十、多少个百或者多少个千口算得数,另一种是分成两部分口算得数。

  2.看卡片口算得数。

  用卡片出示除法口算题,指名学生口算。卡片反复使用。

  3.完成复习第1题。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写得数。要求4分钟完成。

  三、复习笔算

  1.笔算法则。

  做复习第2题。

  指名学生用两种方法读题。再让学生集体读最后一题。

  (2)做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二小题。集体订正。指名学生重点说第二小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笔算除法从哪一位算起,商怎样对位?第二小题里余数要注意什么?

  (3)做后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最后一小题。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最后一小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这里两道题被除数都是四位数,商为什么都是三位数?谁来说一说,刚才的除法是按怎样的法则笔算的?

  强调除法笔算一定要按照法则计算,才能算正确。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4人板演前4题,其余学生分四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前两道商是两位数,第三道商是三位数?

  3.在下面□里填哪些数,商是四位数?填哪些数,商是三位数?

  □417÷5

  4.完成练习第4题。

  (1)学生集体练习,老师巡视辅导。

  (2)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结果,全班集体校对、订正。

  四、课堂作业

  第3题后4题、第5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3

  一、教学任务分析:

  “口算除法(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的活动情境(运输蔬菜图)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想法说出不同的算理。第三,做一做(1、2两题)。

  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由于主题图是运输蔬菜图的生活情境,与乡镇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我将主题图删掉,借助“明矾节”与学生进行对话,提供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口诀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学生说出它的算理,并运用这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二、设计理念:

  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使学生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呢?我设计此课时,将重点放在引题、算理的推导与练习的设计上。引题引用本地区的“明矾节”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算理,最后设计了几道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分类思想、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含义,让学生说出多种算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类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预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析算理

  1、聊天

  师:每年的九月初六是我们的“明矾节”,在这节日里你都看到了什么?那时的心情如何?

  师:今年的“明矾节”我也来到了我们这里,在这几天里,在集市中我听到一些人的话,我把它写了下来。出示:

  a、顾客:我买了2套同样的衣服共用了60元。

  b、(服装)商贩:我这3天一共赚了600元。

  c、(花瓶)商贩:我这3天一共赚了270元。

  师:根据这几句话,你能提哪些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2、分析算理

  师:这60÷2你能计算吗?试试看

  (抽一学生)师:你是怎么计算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理板书。

  放手让学生分析600÷3与270÷3的算理。

  3、试一试

  出示一组算式,让学生口算。

  师: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练习完后,师:观察这些算式有没有共同的特点?(除数都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4、板书: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

  (二)实际运用,扩展知识

  挑战数学小博士

  1、÷9=

  提出不同的要求。

  2、2400÷=

  师:里只能填一位数,思考都能填哪些数?为什么?

  3、AA00÷A=

  师:A代表一个数字,谁知道这道算式等于什么?为什么?A可以取哪些数字?

  4、3000÷□=□00

  师:□里填一个数字,它可以填哪些?

  (四)全课总结,畅谈体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4

  一、填一填:(2分8=16分)

  1、300是5的(   )倍;280的4倍是(    )。

  2、6852÷6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

  3、4800÷8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

  ( )     4、    216÷6,(   ) 中最大能填(    ),商是三位数。

  5、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

  6、一个数除以7,商是12,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7、从640里面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次。

  8、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2(    )<130          17(    )<87

  二、选择:(反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5=10分)

  1、一个数的7倍是826,这个数是(    )。

  ①5782      ②118       ③833

  2、0除以(    )得0。

  ①任何数    ②任何不是0的数    ③ 0

  3、在一个除法算式里,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

  ① 7    ② 8    ③ 9

  4、6218÷(    ),如果商是四位数,括号里最大应填(    )。

  ① 5    ② 6    ③ 7

  5、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    )算起。

  ① 任意一位    ② 最低位    ③ 最高位

  三、把符合要求的数填在相应的o里。(8分)

  542   362   450   693   3682   234

  2115   3576   6300   865

  除以5没有余数的                  除以9没有余数的

  你还发现什么规律吗?

  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4分6=24分)

  189÷9=       验算:           2107÷7=        验算:

  5540÷5=      验算:           476÷3=         验算:

  2856÷8=      验算:           2074÷4=        验算:

  五、列式计算下面各题(3分4=13分)

  1、210是5的多少倍?

  2、一个数的8倍是4208,这个数是多少?

  把655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5分6=30分)

  1、 三年级共有22粉,秋游时如果租5辆车,平均每辆车要坐多少人?如果租4辆车呢?

  2、 小明买了69个苹果,要放在8个果盘里。平均每盘放几个?还乘下几个苹果?

  3、 每件上衣需要有9颗扣子,711颗扣子能钉几件上衣?

  4、 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80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25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5、 学校原有白粉笔78盒,又买来27盒,正好是彩粉笔的5倍,学校有彩色粉笔多少盒?

  6、 小刚和小花共有邮票280张,小刚的邮票张数是小花的4倍,他们各有多少张邮票?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5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同学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协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考虑?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考虑,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一)

  课 题 口算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案 序 第2单元第1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学习目标 1、              学会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学会口算思路及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口算。 学      案 复述回顾 1.口算:说说是怎样想的。   8÷4     35÷5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个十,400里有( )个百.   46里有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个十和( )个一. 3、自学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设问导读 1.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2.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    ①计算:   想法一:  ÷3=( )所以 60÷3=( )   想法二:( )3=60 所以 60÷3=( )   想法三:( )+( )+( )=60 所以 60÷3=   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3=( ), 就是20.   (3)试算 60÷2=( ), 60÷6=。  (4)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 )个十,( )个十除以3得( )个十,就是。  (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3、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说出口算过程。   点拨: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4.教学例2.  (1)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先分(   ),每份分得( )捆?再分(  ),把单根的分成了份?每份分得( )根?分完后每份共有( )根。  (3)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 =23)就是所求的结果。 检测巩固 “新方案”自我检测  巩固练习(自由选择) 达标测试 1.计算69÷3=23时,可以这么想:先用69里的( )÷3=(    ),在用69里面的( )÷3=(   ),( )+( )=23   2.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小结 1、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 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 堂测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7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 40÷2= 150÷3= 270÷9=

  160÷4= 2700÷3= 900÷3= 1000÷2=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三、补充练习(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1)独立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2)互相交流算法。

  (3)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明白算法。

  四、巩固练习

  出示问题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8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2.复习乘法估算  1118

  3.变换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估算。

  (1)每排摆11张椅子,摆了18排,最多能坐多少人?

  (2)每支圆珠笔11元,买18支大约要准备多少元?

  小结:在利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估算223÷4的商在哪两个数之间。

  20

  30

  40

  50

  60

  70

  80

  引导学生利用口诀方便地估算出结果:

  可以把223看作200: 223÷4≈50  

  可以把223看作240: 223÷4≈60

  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通过口诀估算出近似的结果,我们就很快地知道商在50和60之间。

  2.教学例2。

  (1)出示13页情景图(图意:124箱茄子,3人一次运完)和第16页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明确题意,选择估算。

  124÷3

  (3)独立尝试,讨论交流。

  (4)汇报方法。

  可以把124看作120:  124÷3≈40

  可以把124看作150:  124÷3≈50

  可以把124看成120+4:124÷3≈41

  (5)对比算法,引导小结。

  估算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会不同;

  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来估算,除了要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外,还要注意选择比较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更精确。

  3.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1.估算下面各题。

  83÷9≈       178÷8≈      178÷6≈

  质疑:2、3题的被除数都是178,为什么有时看作160,有时看作180?

  小结:在除法估算时,要根据除数确定把被除数看作什么数来估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情境1:小明4分钟跳绳282下,小英6分钟跳绳357下,平均每分钟谁跳得多?

  情境2:229位老师参加肇庆一日游,现在安排了4辆客车接送,平均每辆车大约要载多少位老师?

  情境3:老师有125元,想买些粽子送给广州的亲朋好友。每只粽子7元,大约能买多少只?

  小结:在运用除法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3.现场实践活动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哪里运用了估算的知识,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6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除法估算,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

  3.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并体会在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8 16 32 ( )

  2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明确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碰到口算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求出结果。个别同学口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10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

  单元教学要求: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十七课时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  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学生自主探索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会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主题图

  学具;

  学习过程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导入

  学习

  1、大屏幕出示情景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图中是什么地方?你从图中都找到了什么?

  (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行吗?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反馈不同的问题

  看主题图提问题

  自主学习

  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一个一个地解决,好吗?我们先解决“赵伯伯平均一次运多少箱黄瓜”,怎样解决呢?

  a、学生反馈用除法做,60÷3=20(箱)

  b、那“60÷3=20”,有谁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汇报:生1、203=60,那么60÷3=20。

  生2、60里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3份,1份就是2个十,就是20。

  生3、60÷3=20,先想口诀“二三得六”。就是算60÷3=20。

  生4、我们小组的算法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口算乘法差不多。先不管60里的那个“0”,算完6÷3=2,再在商20的末尾添上0就行了。

  交流互动

  3、下面请你独自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好吗? 

  这两个问题,我们也应该添上那两个字。“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王叔叔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全班汇服。

  达标检测

  1、第15页的“做一做”第2题,指名口算。

  2、“做一做”第1题,生独立解决,全班反馈订正。

  3、课堂小结

  口算除法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算的?

  口算

  全班反馈订正

  板

  书

  设

  计

  口算除法

  60÷3=20 

  60里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3份,1份就是2个十,就是20。

  教

  学

  反

  思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  题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利用表内除法的扩展灵活进行除法估算。

  学习准备

  教具:口算题

  学具;

  学习过程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导入

  学习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完成练习题

  自主学习

  1、列式:124÷3≈       14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合理解决。

  (124≈120  120÷3=40  124÷3≈40,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交流互动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143≈160   160÷4=40 143÷4≈40,143≈120 120÷4=30    143÷4≈30)

  达标检测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 ÷4≈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3、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4、做一做第1题。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5、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买66本。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

  板

  书

  设

  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124÷3≈

  (1)124≈120  120÷3=40  124÷3≈40

  (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教

  学

  反

  思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  题

  口算除法与估算练习

  课  型

  练习

  学习目标

  1、能熟练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学习准备

  教具:口算卡片

  学具;准备30根小棒

  学习过程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导入

  学习

  1、师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自主学习

  1、做p17第1、2题

  思考第2题上下三道题目之间的联系。

  2、做p17第3、4题

  让每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交流互动

  1、第5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7、8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3、教师分析引导学生了理解第6题的题意,结合画线段图帮助学生解答。

  说说口算的方法

  达标检测

  1、游戏: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先数出根数。接着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2、找规律

  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找规律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与估算练习课

  教

  学

  反

  思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  题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学习准备

  教具:口算卡片

  学具;小棒

  学习过程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导入

  学习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9÷3         37÷9

  口算

  自主学习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让学生讲解。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

  说图意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摆小棒,说算理

  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交流互动

  5、教学例42÷2=21

  (1)刚才我们口算,那么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4)让学生质疑

  3、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4、指导看书质疑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达标检测

  1、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

  2、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3、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p20做一做 2

  4、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板

  书

  设

  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52÷2                             42÷2=21

  教

  学

  反

  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11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 )或( ).

  (5)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24( )< 250  147( )< 850

  35( )<235  283( )<1590

  (6)甲数除以己数的商是12,甲数乘以2,和乙数除以2后的商是( ).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5除( )的商是三位数.

  a.三位数. b.不大于最小的四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d.不确定.

  (2)□067÷48,要使商是两位数, □内可填( ) .

  a.1、2、3 b.1、2、3、4 c.5、6、7、8、9

  (3)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的( )倍.

  a.2 b.100 c.1001

  (4)因为 10199+22=10021,所以□÷□=□……□

  a.10021 22 101 99

  b.10021 22 99 101

  c.10021 99 101 22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0,如果甲数扩大2倍,乙数乘以2,那么商是( ).

  a.20 b.80 c.5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7272÷72=11( )

  (2)57除一个最高位上是3的五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

  (3)被除数的位数-除数的位数=商的位数.( )

  (4)要求单价,必须知道总价和数量.( )

  (5)王师傅每小时加工100个零件.一共加工多少个零件?是求工作总量的应用题.( )

  4.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2÷14 77÷11 138÷69

  720÷80 0÷4278 460÷20

  168 1919÷19 140÷35

  27÷34 156 200÷40

  (2)用竖式计算.

  9624÷24 6780÷60 1096÷78

  8480÷53 2300÷25 6732÷68

  1750÷35 4007÷28 462÷42

  (3)脱式计算.

  93150÷2325 24016÷(3792÷48)

  (5040-1320)÷6 4200÷70÷15

  5.列式计算.

  (1)1564里有几个23?

  (2)1792是64的几倍?

  (3)一个数的41倍是861,这个数是多少?

  (4)被除数是13660,除数是29,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6.应用题.

  (1)某乡8天修完一条5600米长的水渠,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学校去年栽树60棵,今年栽的比去年的3倍还多35棵,两年共栽树多少棵?

  (3)一个电视机装配小组,计划25天装配电视机750台,实际每天多装配10台,实际每天装配多少台?

  (4)一个果园要运9000千克苹果,已经运出6000千克,剩下的每筐装30千克,剩下的可以装多少筐?

  (5)筑路队原计划25天筑路10000米,实际提前了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筑路多少米?

  (6)在一条长48千米的公路旁,一共栽了8600棵杨树,6040棵柳树,平均每千米栽了多少棵树?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12

  【教材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1、口算除法。口算除法包括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2、笔算除法。笔算除法包括一位数除二、三、四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学情分析】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教法学法】谈话,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9课时。

  口算除法:1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1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1

  一位数除三位数:2课时

  除法的验算:2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2课时

  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技能: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技能)

  情感: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木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三、课堂练习:做一做;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四、作业:练习三的1、2题。

  【板书设计】6÷3=2  60÷3=30

  203=60       60÷3=30

  600÷3=200(箱)

  240÷3=80(箱)

  【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篇13

  教学内容:16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哪些估算?你们记得怎样估算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估算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2,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怎样列式?

  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124÷3≈ 

  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教师板书。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          120÷3=40   4÷3≈1  124÷3≈40

  3、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1、做p16 “做一做”第1、2题。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之后解答这道题目。进行全班性讲评。

  2、完成练习三第3、4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估算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