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进位乘法

2023-01-26

连续进位乘法 篇1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

连续进位乘法 篇2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80第2题—第4题,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判断、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笔算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2、儿童剧场楼下有335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34个座位。

  (1)儿童剧场楼上有多少个座位?

  (2)儿童剧场楼上比楼下少几个座位?

  (3)儿童剧场楼上和楼下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引导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

  3、校组织学生去展览馆参观,每张门票3元,229名同学买门票,700元钱够吗?

  5、 电话每部225元,爸爸买两部同样的电话机,要花多少元?给售货员5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连续进位乘法 篇3

  连续进位乘法 练习设计

  共13课时      总第44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练习十八第9题)

  1 2    5 2    4 7 6 

  ×   7   ×    4    ×        8

  7  4        2  8     3  8  0  8

  3、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练习设计

  1、观察下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表略,练习十八第4题)

  (1)看表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可以是乘法问题,也可以是加、减、除法问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11、12题。

  (1)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要解决提出的问题要先计算出什么?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找规律(练习十八第13题)

  (1)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师生齐总结规律:

  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

  9与第二个因数相乘的积左右分开,中间插入一个9,即是所求的积。

  三、实践应用

  1、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7、8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10题

  (1)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教学反思:

连续进位乘法 篇4

  连续进位乘法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勇。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练习十八第6题。

  3.练习十八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进位的次数比较多,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连续进位乘法 篇5

  课时教学目标: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计算这类乘法

  教学过程

  一、 口算

  5×7+6 3×6+8 6×3+9 7×7+5

  8×2+9 4×7+5 5×9+7 7×8+3

  二、提出问题

  出示例3的情境图。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休息时来领取矿泉水,每箱矿泉水24瓶,9箱一共多少瓶?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10箱是多少瓶?9箱一定比240 少,是多少呢?

  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瓶数,该怎么算?怎样算9箱一共多少瓶?

  二、 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算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教师巡回检查。

  全班汇报,指名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并板演,特别说明计算十位上2×9得18个十,在加上个位进上来的3个十时的进位情况和书写位置,及时指正计算中的错误。

  计算:137×6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三、对比练习

  4 9 6 9

  × 8 × 8

  ——— ———

  □9 2 □5 2

  先让学生计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两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四、 巩固练习

  1、第78页“做一做”。让学生看图,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

  2、练习十八第1题计算,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纠正错误。

  3、练习第4题,

  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选择一题进行解答。

  五、全课小结

  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乘法时,要注意哪些?

连续进位乘法 篇6

  第八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