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9-03-01

石院小学       邓义彬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五册60-61页,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十六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和操作,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    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准确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度。教学用具:直尺、米尺、回形针、铁钉、一分硬币、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我们以前学过的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一段距离用什么作单位?(厘米、米)用手势表示一下。    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量的?    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二、探索新知1、导入: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并且能量得更准确,这就是毫米。(板书:毫米      的认识)    2、毫米的认识    ⑴、教学例1    ①、学生观察直尺:尺子上有些什么刻度?除了我们学过的厘米刻度外,还有刻度吗?(厘米里有更小的格)    观察1小格的长度,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吗?    问:谁知道每1小格的长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1厘米中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②、我们通过厘米认识了毫米,那么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分组: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毫米?你是从哪个刻度数到哪个刻度的?    讨论: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答后板书:1厘米=10毫米    ③、数一数2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想一想3厘米、5厘米呢?    ④、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再用手感觉一下,看刚才的手势是否恰当。    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是什么样的?    ⑤、例举生活中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   ⑵、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将结果填在书上。   ⑶、观察“做一做”第3题,你能读出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回形针28毫米,铁钉38毫米)    动手量一量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你能读出来吗?拿出你量的物体,说出长度。(回形针29毫米、铁钉39毫米、52毫米)    通过回答,指出测量允许有误差,但不能太大。    3、分米的认识    如果测量课桌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方便吗?(不方便)为什么?(课桌的宽较长,毫米较短)因此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长度单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