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认识东、南、西、北》。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点自己在设计“东南西北”一课时的粗浅见解,恳请评委老师支持我的观点,谢谢!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东南西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继续学习其他方位知识和看简单的路线图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首先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和平面示意图,引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例1是结合校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例2探讨示意图或地图的一般绘制方法,应该说教材的编排已经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奠定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此从小学会正确地辨别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学好本课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经验和策略,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因此,学习这部分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的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教学重点: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这些目标不是逐条逐条零散完成的,而是在学生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过程中一体化完成的。
二、说教学策略
1、设计理念: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