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打开语文书,估计一页有多少字,再计算。
打开指定页。
估一估这一页有多少个字,再算一算。
3、 比较估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教材第35页第11题:
(1)出示情境图。
(2)认真审视情境图。
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做什么?
(3)讨论:
每人一瓶,35人应该付多少钱?怎么算?
2、 教材第35页的第12题。
3、 教材第35页的第13-14题。
4、 教材第15题,说一说图中的问题情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列式计算。 学生先独立认真思考审题。小组进行商量,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将实际问题搞清楚。
汇报方法。
(1)15*36=540(元)
(2)46-36=10(人)
30*10=300(元)
(3)540+300=840(元)
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人人都有经历估算的过程,再交流.
观察、分析得出:估计的字数每一页都比较接近。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使他们懂得了因为排版规格一致,所以在同一本书中,每一页字数相差不多。
1、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5瓶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这是一道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1)8*44
(2)8*9*4+8*8
(3)8*9*5-8
(4)8*(9*5-1)
(5)8*(9*4=+8)
教学反思: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注意了学生对题意的解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题意,而不是仅仅念一遍,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
在教学中还注意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课题 整理与复习 课时 (18)
教学目标:
通过说一说前面学过什么知识,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小数计算方法,多位数的乘除计算方法。
2. 解答应用题。
3. 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列竖式的方法,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
5. 独立审题,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师生谈话,激发情感,进入“我的成长足迹”
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在数学世界里留下了许多回忆。我们认识了“小数”这位朋友,又结识了“平移”“对称”“旋转”这三个数学知识,还丰富了整数乘法。下面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自己这半个学期以来的成长足迹,可以是自己最高兴时期、有什么收获、成功的体验等等。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也可以替别人说说你发现的优点。引导学生有序说说,按照(1)知识上的;(2)学习方法上的收获,(3)课外自学的其他方面知识收获三方面来说一说。
二、回忆旧知,形成体系。进入“你学了什么环节”
1、回忆旧知。
观察图形。仔细分析这三幅图,从中使你想起哪些学过的知识?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3、 小结: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知识分类呢?教学内容上我们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活动。这个单元学习过的内容又属于哪一类呢?
4、 分类整理。
板书:
小数的意义
数与代数 :小数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