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案例

课题:1吨有多重
教者: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小学 马巍,指导者: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冉红
(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六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的概念。
2、知道1吨是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简单的转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4、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cai课件
2、学生课前体验和感受10、20千克、50千克各有多重
3、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
(三)教学实录
1、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感受1千克
师:这里有一袋1千克大米,谁能来拎一拎说说你对1千克的感受。
生:1千克的大米很轻,不用费力我就能拎起来。
(2)感受10千克
师:这是一袋10千克大米,谁能拿一拿,说说你对10千克的感受。
生1:10千克比1千克沉很多
生2:我使劲还是能拿动的。
(3)引入“吨”
电脑出示:一汽车大米,让学生估计有多少千克?

导语:那就会是很多很多千克,如果还用“千克”作单位就会很麻烦,所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出示课题)
2、实际感受,探索新知
(1)吨和千克的关系
师:那么1吨是多少千克呢?
生:1000袋1千克的大米就是1吨。
1吨 = 1000千克(板书)
师:对,凑够了1000千克我们就可以叫做1吨,如果把1000千克的大米装成1大包,你想象一下,让你去搬,你觉得怎样?
(2)感受1吨,建立吨的概念
电脑播放录像,学生看录相回忆课前自己在“挑战极限”活动中的感受。
师: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拿不同质量物体的感受吧!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20千克的一桶水很重,搬不起来。
生2:我勉强能搬起来。
师:一桶水重20千克,5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
生3:重100千克。
师:50桶呢?

生4: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生5:肯定搬不动。
生7:因为搬50千克一袋的大米时,我使尽全身
力气大米都纹丝不动。
生8:我们班同学谁都不能自己拿动50千克一袋的
大米,要六、七个男同学才抬得动。
师:多少袋50千克的大米是1吨呢 ?
生9:得需要20袋。那一定沉得不得了。
生10:一吨的大米就要工人装成小袋抬上汽车来运了。
师:谁来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 26千克。
生: 24千克。
师: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请你算一算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 1 吨?
生 3 :大约 40个。
师: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齐:34人。
师: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 1 吨了吗?
生齐:不够。
师:你觉得 1 吨怎样?
生齐:对我们来说太重了。
(3)说一说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物体大约重一吨?

生1:3头水牛大约是吨.
生2:10桶汽油是1吨。
生3:200桶色拉油是1吨
生4:600块红砖大约是1吨
3、观察生活,发现新知
师:我们经常在路旁桥边看见这样的标志牌,50t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1:是指这座桥只能通过50吨重的汽车。
生:不对,指这座桥最多能承载的重量是50吨。
师:桥的载重量是50吨,就是指这座桥最多能承载50吨的重量。
师:用字母怎样表示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呢?
生:1t = 1000kg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