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时、分、秒

第一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各种钟表、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观看“神州号”的发射
师:同学们,听到这雄壮的国歌声,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认识这两位让所有航天人都感到无比荣耀的太空英雄吗?(放录象)
生:认识
师:10月13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火箭腾空而起,承载着两名宇航员叔叔,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在太空中遨游了115个小时。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共同分享火箭腾空而起时这令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激动的一刻吧:(出示课件)
倒计时:10、9、8、7、6、5、4、3、2、1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倒计时时,每两个数字之间经历的时间有多长?
生:1秒
师:对,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3、质疑
师:对“秒”的认识,你知道多少?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生2:我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生3:我想知道“秒”是怎么产生的?除了“秒”还有其他的时间单位吗?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就刚才大家知道的以及想知道的知识一起来探究:
[评析:借助“神州五号”这一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多媒体播放火箭发射前倒计时的录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广泛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秒”的认识,你知道多少?还想知道什么?体现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人人学习必要的、有价值的数学。]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一)认识秒针和1秒
1、认识秒针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钟表,看看你能从钟表上发现些什么?然后在小组里面互相交流交流。(引导学生说钟面的结构)
生1: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
生3:我的钟面上还多了一颗闹钟针。
师:同学们发现得真好,谁能上台来把你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大家看一看(屏幕展示)
师:对,这颗又细又长的针我们叫它——秒针(课件再展示)
2、认识1秒
师:谁知道秒针有什么作用吗?
生: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师:他说得对吗,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钟面秒针走一小格,时间为1秒)
3、初步感受1秒
师:你对这1秒钟有什么感受?
生:特别短。
(二)认识1分=60秒
1、观察发现:1分=60秒
师:如果秒针继续走下去,你发现有什么变化?(课件继续演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生1:秒针走了一圈,是60秒
生2:分针也在走,走了1小格,是1分钟
生3:旁边的时间由00︰58、00︰59、变成01︰00,也就是1分了,所以1分=60秒
(板书: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1分=60秒)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钟面,玩1分钟,看是这样吗?
2.初步感受1分
师:你对这1分钟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