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美 术 课题:树上的小鸟
年 级:三 年 级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内容:美术(冀教版美术教案)树上的小鸟第六册第五课《镂印图案》
美术(冀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第十课《树上的小鸟》
教材分析:
《树上的小鸟》整合了冀教版美术教案的《美术》教材第六册第五课《镂印图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树上的小鸟》两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类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制作小鸟,掌握镂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绘画小鸟的姿态并不是一件难事儿,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这个载体使学生掌握镂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在教学中应尽量选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利于简便、快捷的传达知识信息。树上的小鸟
学生分析:
通过将近三年时间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描绘一些物体的形象,已经掌握了儿童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具有了一定的驾驭创作方法的能力,并且初步接触了颜色及颜料。这节课的学习给学生今后的创作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镂印。《树上的小鸟》
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在探究活动中不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主要的教学环节:引入主题——探索技法——尝试练习——自主创作——欣赏展评——总结拓展。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剪“小鸟”活动中引出镂版,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对镂版的使用方法的探究,然后尝试运用探究结果进行练习、创作,最后在欣赏自己的创作成果和镂印这种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中结束本课学习。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 养成在创作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认知领域: 感受正负形的差异,并了解负形的一些用法。
能力领域: 掌握镂印版画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鸟鸣的声音文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示范教具、水粉纸、调色盘、水粉色、海绵、双面胶等。
学生用具:展示模型,水粉纸、剪刀、胶棒、透明胶、调色盘、水粉色、海绵等。
教学流程:
一、引入主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鸟的声音和姿态。
(用鸟鸣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多媒体课件直接导入主题)
2、刚才,我们看到了各种姿态的鸟,你能剪一只吗?
学生拿出画纸画一个鸟的轮廓,然后剪下来。
(用学生熟悉的创作活动点燃创作的激情)
二、探索技法
1、举起你剪的鸟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吗?
学生举起自己的鸟。
你的桌子上还有一只鸟呢!你找到它了吗?
学生寻找。
(带有“包袱”的设计增加学习的趣味,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形。)
2、出示镂版,介绍:平时我们都是用剪下来的鸟做作品,今天我们让那只鸟休息休息。咱们试着用这个来创作作品,这个叫做镂版。
刚才有的同学把镂版剪坏了,你能想个补救的办法吗?
(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活动扫清障碍),冀教版美术教案
3、 我们能利用镂版来干什么呢?
学生研讨镂版的使用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在学习中生成的新问题)
三、尝试练习
1、刚才大家研究出来的方法叫镂印,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相关示范——镂印一只小鸟,出示课题:树上的小鸟。
(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通过直观示范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尝试镂印自己的小鸟,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的小鸟正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