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生活中的趣事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趣的事是数不清的,比如说出去玩、做了个奇特的梦……能够把它画下来,那就更有趣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表现生活中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制、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图画本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小组交流生活中的趣事,派代表把最有意思的事向大家讲一下。
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图上表现的故事。
活动二:
教师放课件,展示多幅儿童绘画作品,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创作的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教师为每一组发一幅儿童绘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
活动三:
学生进行创作,创作完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评价:
4、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5、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6、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札记:
在引导阶段,个别学生把吓唬别人、恶作剧也当成了趣事来说。对于这些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的孩子,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不准画这样的题材”。而是诱导他们:这样做你感觉有趣,可是被你捉弄的人感到有趣吗?你被别人捉弄时感觉怎样?学生很快明白了捉弄别人不好的道理。也就不再画这样的题材了。其实在画创作画时,常常有学生把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不良现象当成有趣的事画下来,我认为这时老师不应该不管不问,也不能劈头盖脸的训一顿拉到,因为教师的职责不光是教书,还应该育人。所以应该耐心的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画出内容健康的画。
课题:泡泡飞呀飞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吹泡泡是小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泡泡,表现于泡泡有关的想象中的情景,也是学生乐于去做的。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大瓶洗洁净调成的肥皂水,彩色纸、图钉、气球等。
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激发表现这一情景的兴趣。
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通过透明的泡泡可以反映那些景物,除绘画外,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
活动二:
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作品是怎样透过泡泡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和梦想的,使用了哪些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