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2023-11-03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新选入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对非常懂事的小学生叙利奥长达四个月默默忍受父亲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的事的叙述,赞扬了他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选写了父亲劳累,请求抄写,接着父亲拒绝,偷偷抄写,又写了父亲误解,继续抄写,最后真相大白,父亲懊悔道歉.本文在表达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二,设计理念

  本设计将"叙利奥被父亲误解后的心理活动与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科间融合, 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学思想,力争形成大语文的教学氛围,将语文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基地,主要尝试有:

  1,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朗读语言的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进行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

  自主学习的兴趣.

  3,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相关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一些外国文化,同时,进行伦理,人文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创造想像能力.

  3,感情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表达的方法,进行再创作.

  本课书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自读课文,研究探索,感悟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利用多媒体电脑网络或到图书馆收集有关《小抄写员》的辅助资料.

  (二)激情导入,汇报信息

  1,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孩子,每当深夜十二点,等爸爸睡下以后,他便偷偷地起来,继续爸爸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四个多月.他就是本课的主人公小抄写员叙利奥.(板

  书课题)

  2,你们已经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初步了解了有关《小抄写员》这篇文章的一些资料,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吗

  三,自主读书,探究质疑

  1,你们想怎样学习这篇文章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a按阅读提示学文.

  b按课后思考题学文.

  c从题目入手学文.

  d用朗读的方法学文.

  e用设计板书的方法学文.

  f用归纳自然段段意的方法学文.

  g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学文.

  h抓重点语句的方法学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读书

  a读不懂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做好记号,多读几遍,便于以后讨论学习.

  b划出使你最感动的地方,加以理解体会,也可加批注.

  3,交流读书情况

  a通过读书,请谈谈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父亲发现儿子疲倦,功课落后的反应;叙利奥几次遭父亲责备的心理活动)

  b通过读书你还有哪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或还想弄明白哪些问题

  (四)研读体会,美读欣赏

  1,自读感悟: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反复读文,划出有关语句自我揣摩,自我感悟.

  2,合作学习: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按问题自行

  成组,再朗读,再感悟,然后交流发表看法.

  3,分组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中心发言人,其他组员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a父亲的责备(文中共写了七处,话语一次比一次严厉,父亲一次比一次失望,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希望.)板书:提醒,动怒,责骂,严厉,冷谈,不管.

  b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文中共写了五处心理描写,叙利奥的心情一次比一次难受,但是他坚持抄写的坚强毅力是他对家人的关心和对父亲深厚的爱.)板书:难受,忍泪(欢喜),含泪,伤心,刀割.

  4,感情朗读:课件出示描写叙利奥心理活动的五处句子.

  a学生自我品读,感悟叙利奥当时的复杂心情.

  b学生配乐朗读,体会欣赏.

  5,角色表演:可以自主选读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总结方法,积累运用,引导再创作.

  二,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揣摩写法

  1,自读全文,你发现本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讨论交流

  a在朗读的基础上讨论课后的第二题.

  b小组交流,并推荐一人汇报.

  3,师生共同总结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几种方式:

  a加提示的心理活动.

  b不加提示语的心理活动,如23自然段:"啊,爸爸,没有你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你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这很像是和父亲直接对话,但我们把这句与下文中他仍然瞒着父亲抄写的行动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这是他的心里话.

  (二)展开想象,激发创作

  1,同学们,你曾经有过被亲戚,朋友误解的事吗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完本文之后,你又是怎么想的,又想怎么做呢 下面谈谈你的看法好吗

  2,根据刚才的谈论,运用本课学习的表达方法,把感受写下来,注意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和方法:以“自读、感悟、交流、汇报”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叙利奥父子之间深切的爱。特别是叙利奥深明义理,宁愿自己受委屈,也要为父亲分担重任的优秀品德。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学习难点: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及音乐。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小抄写员》。(板题)

  二、整体感知。

  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

  三、细读感悟。

  1、刚才同学们都提到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叙利奥和父亲。当望子成龙的父亲看见叙利奥学习不如从前用功时,他先是担心\伤心、动怒,最后对叙利奥已经完全失望。那么,他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责备儿子的呢?我来引读,咱们边读边在脑海中再现情景。

  2、师:我们无权指责叙利奥的父亲。因为在不知情情况下,这是每一位父亲,期望儿女能有所作为的父亲都可能做的事情。回过头,我们再来看叙利奥,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叙利奥不仅要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还要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怪。请同学们用“------”勾画出描写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地读一读,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汇报交流

  1、指生交流学习收获。(抓住文中几处心理描写进行体会)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引导。

  3、师小结:老师引读,咱们再来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责备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师引读,生读。

  4、叙利奥的决心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个和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刻,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生质疑)着重解决:是什么力量使叙利奥坚持工作的?

  4、以读促写

  1、所幸,这样的误解没有永远持续,请同学看插图,一本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书使父亲站在了叙利奥的身后,文中25自然段描写了插图内容,请齐读。

  2、父亲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他会想些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父亲此时可能会有的心理活动写在插图旁边。(指生交流)

  师评价。

  5、一本不小心碰落的书使父亲明了了事实真相。请自由读26-28自然段,想: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师评价:看来,这个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那么此时,你最想对叙利奥说些什么?想对叙利奥的父亲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师:正如同学所说,叙利奥的父亲看到儿子学习下降时,他伤心,发怒,甚至完全绝望。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儿子深切的爱。而和我们同龄的叙利奥,宁愿自己默默地承受一切委屈,只要能够减轻父亲的负担,这也源于他对父亲深深的爱。真的,虽然他们家庭贫困,然而,他们又是最幸福,最富有的,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爱。

  2、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父母亲为我们做了许多平凡而又琐碎的事。他们默默地付出,供我们肆意的索取却又不求回报。可我们呢?又为他们付出了什么?回家后,请各尽所能,可以为父母说句暖心窝子的话,可以为父母做家务等。然后写下来,注意心理描写。另外,还推荐大家阅读这篇文章的原著——《爱的教育》。祝愿大家在爱的陪伴下,一路好走,一生幸福。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3

  《小抄写员》是一篇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改变了备课中已设定的教学模式,而是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大胆质疑。没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就连平时极少举手的同学也是一脸的兴奋,手也举得高高的。小抄写员是谁?他多大了?抄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抄写?替谁抄写?一个个问题呈现于黑板之上。我依次标上了序号,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我发现学生读书兴致很高,而且找到答案时会自觉地标上记号。时间不长,近20个问题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中全部解决。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围绕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了重点讲解,学生回答得非常到位,真切地感受着叙利奥一次次的心理活动,从而明白了叙利奥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孝顺的孩子,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关心体贴父母的孩子。当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体会时,学生又一次表现出了空前的活跃,说出自己帮父母做了哪些事,尽管许多事情是举手之劳,如送垃圾、洗碗、扫地等,但起码让学生知道了应关心体贴父母,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由此我想到: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味妙药,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撒手,只要教师合理调控,正确引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4

  本文无论从学生的思想,还是从语文学习上看都很有现实意义。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看,叙利奥与六年级学生年龄相仿,叙利奥面临的家庭经济环境虽然与我国小学生不尽相同,但是学生关心体贴父母,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是所有青少年面对的共同问题,尤其我国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数从小受到溺爱,体恤父母、老人的意识较差,本文就很具有针对性。

  从表达方法看,这篇课文构思严密,叙事清楚,主要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这是一篇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好文章。所以,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的教育;领悟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作用。在教学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切入重点,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我围绕“父子情感”这条感情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将父亲责备儿子而儿子受冤枉的情景制成表格,通过父子间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方面对比,悟出叙利奥可贵的品质。反复阅读文中重点段落,感悟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创设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展开讨论,深入体会渗透在课文语言中的真情实感。

  2、扮演角色,自主评价。

  语文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受感动的地方,有感情的读出来,再同小组同学一起分角色读,有表情动作地进行表演读。要求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让学生在主动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在学生感悟到叙利奥思想品质,精神境界后,升华主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叙利奥和他父亲说句自己的心理话。课后举办以“当受到误解的时候”为主题的演讲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亲身体验。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冲突,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3.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当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时,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悄悄地穿好衣服,轻轻地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把煤油灯点着,偷偷地帮父亲抄写邮签。虽然父亲因为误会而责骂他冷淡他,但是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连续工作了四个月。这个小男孩是谁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被叙利奥深深地感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叙利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美好品质。(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4.浏览全文,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三、抓重点句段,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1.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

  2.交流 :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叙述了叙利奥几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二、继续品读体验课文,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1.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叙利奥不仅要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还要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怪。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2.着重交流以下语句: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故事的梗概。

  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表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借助人物心理活动,理解文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叙利奥对父母关心体贴,对父母的爱,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教学重点:

  1、感受叙利奥对父母关心体贴,对父母的爱。

  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懂得叙利奥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小抄写员是谁?

  (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本文中的小抄写员指的是叙利奥。)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

  2、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

  3、教师询问在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4、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

  5、 默读课文,

  品析课文。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品析课文,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预设: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句子⑧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7

  《小抄写员》教学反思

  《小抄写员》是一篇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改变了备课中已设定的教学模式,而是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大胆质疑。没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就连平时极少举手的同学也是一脸的兴奋,手也举得高高的。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我发现学生读书兴致很高,而且找到答案时会自觉地标上记号。时间不长,近20个问题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中全部解决。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围绕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了重点讲解,学生回答得非常到位,真切地感受着叙利奥一次次的心理活动,从而明白了叙利奥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孝顺的孩子,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关心体贴父母的孩子。当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体会时,学生又一次表现出了空前的活跃,说出自己帮父母做了哪些事,尽管许多事情是举手之劳,如送垃圾、洗碗、扫地等,但起码让学生知道了应关心体贴父母,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由此我想到: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味妙药,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撒手,只要教师合理调控,正确引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六年级《小抄写员》教学反思

  本文无论从学生的思想,还是从语文学习上看都很有现实意义。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看,叙利奥与六年级学生年龄相仿,叙利奥面临的家庭经济环境虽然与我国小学生不尽相同,但是学生关心体贴父母,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是所有青少年面对的共同问题,尤其我国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数从小受到溺爱,体恤父母、老人的意识较差,本文就很具有针对性。从表达方法看,这篇课文构思严密,叙事清楚,主要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这是一篇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好文章。所以,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的教育;领悟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作用。在教学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

  1、切入重点,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我围绕“父子情感”这条感情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将父亲责备儿子而儿子受冤枉的情景制成表格,通过父子间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方面对比,悟出叙利奥可贵的品质。反复阅读文中重点段落,感悟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创设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展开讨论,深入体会渗透在课文语言中的真情实感。

  2、扮演角色,自主评价。

  语文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受感动的地方,有感情的读出来,再同小组同学一起分角色读,有表情动作地进行表演读。要求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让学生在主动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在学生感悟到叙利奥思想品质,精神境界后,升华主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叙利奥和他父亲说句自己的心理话。课后举办以“当受到误解的时候”为主题的演讲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亲身体验。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冲突,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抄写员》教学反思

  教师就是在一次次讲课,一次次反思中成长起来的,讲课前准备的越充分,反思时也肯定越深刻,那么教师自身也就成长的越快。讲完这次《小抄写员》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教师教态不够亲切,学生情感难于被激发,由于我是个情感比较含蓄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因此许多时候觉得不好意思去动情,所以养成了说话生硬的毛病,上课时我也不自觉的如此与学生沟通,这一过程中学生觉得不是在与教师交流而是在听教师提问或是朗诵(背稿)所以很难与教师产生共鸣。因此整节课都很沉闷。但那真挚的情感胜过千言万语。只有老师动情了学生才会随着你的情感舞动。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日常的课堂教学过多的都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太少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了,因此在本节课上学生表现出读课文易读错,朗读缺少感情,回答问题只是单个词而不是连贯的句子,这使我注意到了自己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着重这方面的训练。

  超越自我,经过这次讲课我才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课堂机智不够强,调控能力差,而且朗读情感不到位等等毛病。

  《小抄写员》课后反思

  《小抄写员》是从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名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中节选的。课文围绕父与子之间矛盾的一次次冲突,表达出深切的、令读者难以忘怀的父子之爱。要引导学生探求到文中人物身上所展示的美,就必须抓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中去感知美、探求美。

  课文中的叙利奥与六年级学生年龄相仿,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叙利奥面对的家庭经济环境与学生不尽相同,尤其我国现在的儿童大多数从小受到溺爱,体恤父母、老人的意识较差,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仍是难点,加上课文篇幅较长,学生更是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删繁就简的方式,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课文,紧扣本单元体会思想感情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两个训练重点来设计教学程。教学中学生自主感悟文本,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学习被父亲误解、责骂之后,叙利奥的心理活动,依次理解、品析,体会叙利奥心理变化及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及叙利奥表现出的对家人的爱和责任感。 最后全班交流思考题:课文中叙述了父亲责怪叙利奥,而叙利奥总是忍受着的情形,一共叙述了几次,每次是怎样详细叙述的?经历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浅层次的感知,尤其是父与子的矛盾冲突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从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中,能看出父爱子、子爱父的感情主线已被学生初步感知到了。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落。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小抄写员是谁?

  (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本文中的小抄写员指的是叙利奥。)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

  三、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五、作业 

  1.分角色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预习《向命运挑战》一课。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9

  小抄写员》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利奥父子情深,体会叙利奥的心理活动;

  2、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三、       重点和难点:

  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活动。

  四、       教学过程 :

  情感导入  ,整体感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小主人公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深夜坚持抄写签条,虽被父亲误解、冷淡、仍坚持着。因此,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带着问题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你是从哪里体会出叙利奥体谅父母、爱家人的?画出使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加以体会。

  小组讨论,体会后出声地读读。

  汇报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积极,但能否将你们各组的体会与全班其它组同学交流一下呢?老师可是迫不及待地想听喔!

  1、              让小组代表发言,抓重点句体会,各组相互补充。(略)

  2、              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集体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所发言的句子,均是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作者把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淋漓尽致,记住,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现在,让我们把这些描写叙利奥心理活动的句子朗读一下吧!

  3、              有感情朗读。

  4、              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备、误解、冷落后,所受的巨大的委屈只能咽着,但他停止工作了吗?(没有)

  (再次出示小黑板):1受到父亲的责备、误解后,是什么力量使叙利奥半夜又起来工作?

  2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4事情的结果怎样?

  5、              学生思考回答小黑板的问题

  总结,体会中心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配乐表演,品味父子情

  分角色表演最后一部分内容

  布置作业 

  读了本课,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请结合自己实际,说一说,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       

  23 小抄写员

  帮助

  叙利                    父亲

  责骂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0

  一、理清思路,抓住内容(各部分均应强调朗读)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故事中,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充满希望——严厉训斥——

  3、哪一部分最让你受感动?为什么?用心读一读。

  4、结尾好在哪里?

  二、分析心理,体会感情

  1、认识文中内心活动描写的两种方式。

  (1)、有提示语;

  (2)、无提示语。

  2、在遭到父亲第一次严厉责怪之后,叙利奥是怎么想的?

  3、尽管受到父亲严厉的训斥,叙利奥仍然坚持抄写签条,他可能是怎样想的?

  三、品读结尾,体会写法。

  讨论:早上醒来的时候,叙利奥“忽然发现床沿上靠近自己胸口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苍苍的头。原来父亲夜里就这样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这时睡得正熟哩。”你从结尾的描述中读懂了什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 父亲的头靠在儿子的胸口,以表示父亲对儿子的愧疚和疼爱。

  2、父亲表面上对儿子冷淡,实际一直为儿子担心,几个月来没睡一个好觉,现在父亲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3、儿子能为父亲分担家庭责任,父亲可能从儿子的身上感受到一种依托。

  4、父亲醒来后,父子俩会说些什么?体会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揭示:这就叫“言已尽而意无穷”。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激发想象,拓展思维,开展辩论。

  叙利奥还会抄写签条吗,为什么?

  正方:会。理由如下:

  1、他已经有能力帮助爸爸抄写了。

  2、他会和爸爸一起安排好学习和抄写的时间。

  3、爸爸年纪越来越大,家里开支爷越来越大,他必须这样做。

  反方:不会。理由如下:

  1、爸妈心疼他,不让他抄写。

  2、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他身上,他只能一心一意读书。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1

  教师就是在一次次讲课,一次次反思中成长起来的,讲课前准备的越充分,反思时也肯定越深刻,那么教师自身也就成长的越快。讲完这次《小抄写员》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教师教态不够亲切,学生情感难于被激发,由于我是个情感比较含蓄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因此许多时候觉得不好意思去动情,所以养成了说话生硬的毛病,上课时我也不自觉的如此与学生沟通,这一过程中学生觉得不是在与教师交流而是在听教师提问或是朗诵(背稿)所以很难与教师产生共鸣。因此整节课都很沉闷。但那真挚的情感胜过千言万语。只有老师动情了学生才会随着你的情感舞动。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日常的课堂教学过多的都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太少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了,因此在本节课上学生表现出读课文易读错,朗读缺少感情,回答问题只是单个词而不是连贯的句子,这使我注意到了自己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着重这方面的训练。

  超越自我,经过这次讲课我才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课堂机智不够强,调控能力差,而且朗读情感不到位等等毛病。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和方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学习难点: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

  1、紧扣重训,长文短教。

  鉴于课文篇幅比较长,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着重对叙利奥几次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感悟、品读,从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发挥想象,以读促写。

  紧扣“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这一读写结合点,设计课堂小练笔。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父亲站在儿子身后“一动不动”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既可以内化文本,又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快

  速

  浏

  览

  感

  知

  文

  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抄写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

  快速浏览并思考。

  个别交流。

  既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

  以

  读

  促

  思

  感

  悟

  文

  本

  1、刚才同学们都提到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叙利奥和父亲。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父亲的段落,在你的印象中,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出示:这是一位          

  的父亲。】

  2、当望子成龙的父亲看见叙利奥学习不如从前用功时,他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责备儿子的呢?我来引读,咱们边读边在脑海中再现情景。

  师:在屡次提醒儿子都不见效的情况下,父亲终于动怒了。一天早上,父亲对叙利奥说——

  师:在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再一次指责叙利奥——

  师:两个月后的一天,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叙利奥在学校里的表现后,父亲更加严厉地指责叙利奥——

  师:又过了两个月,父亲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后来甚至说出这样的话——

  口头描述父亲形象。

  生读:“叙利奥!你怎么啦?你和从前相比,不是变了个样子吗?注意呀!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知道吗?”

  生读:“多挣六元四角钱虽然很好,只是这个孩子——他实在使我伤心!”

  生读:“叙利奥!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人,怎样地辛苦工作。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拿命在拼呢!你竟什么都不想,也不管你父母弟妹怎样!”

  生读:“我早已不管他了!”

  引导学生将大脑中储存的人物形象转化为语言描述出来,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采用提示式引读的方法能促使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大脑中储存的人物形象,再现父亲几次责备儿子时的情景。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以

  读

  促

  思

  感

  悟

  文

  本

  3、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叙利奥不仅要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还要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怪。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4、指名读句子,交流体会。

  着重交流以下语句:

  a: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

  (1)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指名说。

  (2)指导朗读。

  b: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儿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1)“唉”这个词在字典里的意思是表示伤感或惋惜,你觉得它在这句话中是“伤感”还是“惋惜”?为什么?

  (2)怎么通过朗读读出叙利奥当时的心情呢?指导朗读。

  c: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1)眼泪快要流出来了而心里却很欢喜,这句话是否矛盾?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么复杂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再自由地练习读一读。

  (2)指导朗读。

  自读勾画,读中体会。

  读句子,谈体会。

  个别朗读,评价。

  读中思考并交流。

  个别朗读,评价。

  读中思考并交流。

  个别朗读,评价。

  加强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主感悟、获得能力,在与大师的直接对话中汲取营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增强独特的阅读感受,能使阅读过程进人最佳状态。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读中思考,从人物内心活动中领悟人物思想品质;而学生的独特感悟则通过个性化朗读尽情流露。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以

  读

  促

  思

  感

  悟

  文

  本

  d: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1)在同学朗读的时候,你们能体会到叙利奥此时的心情吗?

  (2)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这样的心情呢?指导朗读。

  e:“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1)当你读到哪个地方的时候,你的心会颤抖?

  (2)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吗?指导朗读。

  5、同学们,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着。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是随着父亲的态度而变化的。我引读,咱们再来体会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师: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很难受——

  师:可是,当叙利奥看到父亲和一家人因为多挣六元四角钱而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师:父亲的指责使叙利奥有说不出的委屈,可他还是为自己能够替父亲分忧而感到高兴——

  读中思考并交流。

  个别朗读,评价。

  读中思考并交流。

  个别朗读,评价。

  生读: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

  生读: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儿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生: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环节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着力引导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

  采用提示式引读的方法能促使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增强学生的语感。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以

  读

  促

  思

  感

  悟

  文

  本

  师: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叙利奥在学校里的表现后,父亲更加严厉地指责叙利奥。尽管叙利奥非常难受、委屈,但在他心中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师:父亲的态度由经常动怒变为逐渐冷淡,后来甚至说出“早已不管他”的话来。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6、叙利奥的决心仍旧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如果你有一个同叙利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刻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着重解决:是什么力量使叙利奥坚持工作的?

  (1)是啊,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叙利奥坚持抄写签条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体会体会叙利奥坚持工作的原因。如果你喜欢独立学习,就自己钻研;如果你喜欢合作学习,就找到你的学习伙伴共同探讨。

  (2)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接下来请大家汇报汇报。

  (3)小结:看来,正是出于对父母、对家庭的爱,才使年仅十二岁的叙利奥忍受着身体的疲劳与父亲的误解坚持工作。

  生读: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生读:“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质疑问难,提出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或独立钻研,

  或合作探讨

  个人或学习小组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

  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探究。

  汇报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畅谈见解和观点的过程,又是师生“阅读反思”的过程。所以应引导学生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

  以

  读

  促

  写

  内

  化

  文

  本

  1、【出示课文插图】一本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书使父亲站在了儿子身后。这是课文中唯一一幅插图,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插图的内容?指名读。

  2、父亲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会想些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在插图旁边。屏幕上的提示供你们参考。

  3、巡视,个别辅导;指名交流。

  个别读课文25自然段。

  练习写父亲的心理活动。

  个别交流。

  紧扣“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这一读写结合点,设计课堂小练笔。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既可以内化文本,又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

  畅

  谈

  感

  受

  超

  越

  文

  本

  1、当父亲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会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26~30自然段,读完以后,你可以参照屏幕上的句式谈感受,也可以自由表达你的真实感受。

  【出示:当我读到                                             

  (句子),我觉得很(佩服、感动、高兴……),因为           】

  指名交流感受。

  2、看来,这对父子彼此间深沉的爱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才使我们有那么多的感受。同学们,当我们要和文中两位主要人物告别的时候,你想对叙利奥的父亲说点儿什么,想对叙利奥说点儿什么,或者你只想对自己说点儿什么?请你静静地想一想,待会儿实话实说。

  指名交流。

  3、总结:同学们,对于父母的关爱,我们总是乐于接受,有时还会觉得不耐烦。今天,我想给自己、给你们留一份特殊的作业,让我们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哪怕只是一声问候、一个拥抱,让洋溢着爱的亲情一生一世围绕在我们身边!

  读中思考,畅谈感受。

  各抒己见。

  提升情感。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此处设置一个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情感、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并在与学习伙伴交流独特感受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

  以情悟情,以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反思:

  《小抄写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我在执教该课时,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为依据,以新颖的教学理念,打破了常规教学的模式,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导”与学生“主动、创新地学”默契配合。下面谈谈该课的主要特色:

  一、尊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整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课文,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我只站在点拨、引导的位置,把学习的机会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学生 “读、思、疑、议、说、写”的时间占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三以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另一方面,我根据教学进程各个阶段的训练目的与需要,适时交换教学组织形式,或个体静心读书,或全班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其主体作用,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师生交流无处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如,我在多处有这样的语言:“这一处心理活动的描写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刻,能允许我读一读吗”、“如果你喜欢独立学习,就自己钻研;如果你喜欢合作学习,就找到你的学习伙伴共同探讨”…… 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读书、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交流问题时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敢于各抒己见,课堂里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教”与“学”达到了和谐。

  二、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才能使教学活动具有真正的价值。从本课的教学来看,在回顾父亲对儿子的指责后,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性活动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勾画出描写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这样,学生读起来就显得津津有味,特别主动。同时,在勾画中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反馈时,学生先读哪一部分,就先学习哪一部分的课文,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三、创设情境,坚持以读为本

  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学即了的特点。另外,汉语语音有高低起伏的四个声调,也就容易造成音乐般的旋律。这两个规律就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就本课的教学来说,我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津津有味,读得有情有趣。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能使阅读过程进人最佳状态。而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我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教学手段引发学生读中思考,从人物内心活动中领悟人物思想品质;而学生的独特感悟则通过个性化朗读尽情流露。最后我采用提示式引读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增强学生的语感。

  四、以读促写,获得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学习母语尤其要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当学生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之后,我紧扣“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这一读写结合点设计课堂小练笔,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父亲站在儿子身后“一动不动”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这样既可以内化文本,又加深对文本的感悟。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此处设置一个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即“当我读到                                 (句子),我觉得很(佩服、感动、高兴……),因为                                         ”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情感、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并在与学习伙伴交流独特感受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

  语文教育活动是人文教育的综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人格的对话;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思想火花的闪烁,有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出来,我将继续深入地探究。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和方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学习难点: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快速浏览,感知文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抄写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快速浏览并思考。

  2、指名交流。

  二、以读促思,感悟文本

  1、刚才同学们都提到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叙利奥和父亲。当望子成龙的父亲看见叙利奥学习不如从前用功时,他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责备儿子的呢?我来引读,咱们边读边在脑海中再现情景。

  师:在屡次提醒儿子都不见效的情况下,父亲终于动怒了。一天早上,父亲对叙利奥说──

  生读:“叙利奥!你怎么啦?你和从前相比,不是变了个样子吗?注意呀!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知道吗?”

  师:在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再一次指责叙利奥──

  生读:“多挣六元四角钱虽然很好,只是这个孩子──他实在使我伤心!”

  师:两个月后的一天,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叙利奥在学校里的表现后,父亲更加严厉地指责叙利奥──

  生读:“叙利奥!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人,怎样地辛苦工作。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拿命在拼呢!你竟什么都不想,也不管你父母弟妹怎样!”

  师:又过了两个月,父亲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后来甚至说出这样的话──

  生读:“我早已不管他了!”

  2、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叙利奥不仅要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还要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怪。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3、着重交流以下语句:

  ⑴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

  ① 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 指导朗读。

  ⑵ 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儿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① “唉”是个叹词,表示伤感或惋惜,你觉得它在这句话中表示“伤感”还是“惋惜”?为什么?

  ② 怎么通过朗读读出叙利奥当时的心情呢?指导朗读。

  ⑶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① 眼泪快要流出来了而心里却很欢喜,这句话是否矛盾?

  ② 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么复杂的情感呢?自由练读;男女生比赛读。

  ⑷ 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① 在同学朗读的时候,你们能体会到叙利奥此时的心情吗?

  ② 指导朗读。

  ⑸ “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① 当你读到哪个地方的时候,你的心会颤抖?

  ②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吗?适机指导朗读。

  4、老师引读,咱们再来体会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师: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很难受──

  生读: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

  师:可是,当叙利奥看到父亲和一家人因为多挣六元四角钱而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生读: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儿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师:父亲的指责使叙利奥有说不出的委屈,可他还是为自己能够替父亲分忧而感到高兴──

  生: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师: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叙利奥在学校里的表现后,父亲更加严厉地指责叙利奥。尽管叙利奥非常难受、委屈,但在他心中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生读: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师:父亲的态度由经常动怒变为逐渐冷淡,后来甚至说出“早已不管他”的话来。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生读:“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5、叙利奥的决心仍旧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如果你有一个同叙利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刻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着重解决:是什么力量使叙利奥坚持工作的?

  ⑴ 是啊,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叙利奥坚持抄写签条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体会体会叙利奥坚持工作的原因。如果你喜欢独立学习,就自己钻研;如果你喜欢合作学习,就找到你的学习伙伴共同探讨。

  ⑵ 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接下来请大家汇报汇报。

  ⑶ 小结:看来,正是出于对父母、对家庭的爱,才使年仅十二岁的叙利奥忍受着身体的疲劳与父亲的误解坚持工作。

  三、以读促写,内化文本

  1、【出示课文插图】一本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书使父亲站在了儿子身后。这是课文中唯一一幅插图,文中第25自然段描写了插图的内容,谁愿意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2、父亲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会想些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在插图旁边。

  3、学生练写后交流。

  教师评价:感谢你们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位胸中充满无限懊悔和慈爱的父亲。

  四、畅谈感受,超越文本

  1、一本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书使父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26~30自然段,想想读这几段话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如果你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就更好。学生读中思考,交流。

  2、看来,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才使我们有那么多的感受。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叙利奥的父亲说点儿什么,你想对叙利奥说点儿什么,你想对自己说点儿什么?请你静静地想一想,待会儿实话实说。汇报交流。

  3、总结:同学们,对于父母的关爱,我们总是乐于接受,有时还会觉得不耐烦。今天,我想给自己、给你们留一份特殊的作业,让我们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哪怕只是一声问候、一个拥抱,让洋溢着爱的亲情一生一世陪在我们的身边!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4

  一、多音字组词。

  累________(    )________(    )

  挣________(    )________(    )

  似________(    )________(    )

  二、比一比,组词。

  叙(    )肤(    )签(    )脾(    )

  斜(    )扶(    )鉴(    )碑(    )

  三、问答。

  1.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抄写签条?

  2.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么想的与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四、将句子中加粗的词换一个,但意思不变。

  1.他希望儿子早点毕业,找个比较好的工作。(    )

  2.这工作很辛苦,老人常常在吃饭时候向家里人叫苦。(    )

  3.复习功课的时候,他总是带着疲倦的样子,好像对功课厌倦了似的。(    )

  五、缩句。

  1.叙利奥轻轻地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

  2.父亲那白苍苍的头俯在叙利奥的黑头发的小脑袋上面。

  六、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哑巴吃黄连——(    )2.飞蛾扑火——(    )

  3.老虎挂念珠——(    )4.打破沙锅——(    )

  5.黄鼠狼给鸡拜年——(    )

  参考答案

  一、

  累 lèi劳累  lěi硕果累累

  挣 zhēnɡ 挣扎  zhènɡ挣钱

  似 shì似的  sì似乎

  六、1.有苦说不出  2.自取灭亡  3.假慈悲  4.问到底  5.没安好心

  奇妙的读书方法

  读书要讲究方法。如果不讲究方法,书读得再多,边读边忘,还是脑子空空。那么,怎样读书呢?这里介绍文学家、科学家的读书方法。

  一、“金字塔”读书法。“读书要如金字塔,既求博大又求高”。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王路遥几十年来就一直用这句话作为读书的座右铭,意思是读书既要像金字塔底部一样“大”,读得多、读得广,又要像金字塔顶端一样“小”,读深,读透,消化成写作的“营养”。

  二、“由浅入深”读书法。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青少年时的读书方法是“由浅入深”。读书分三步:第一步,只要求读懂原文,扫清阅读障碍(如不认识的生字词,不理解的段落等);第二步再“复读一遍,明了一篇或全章全节的大意。”这里要求要吃透本篇或本章节的内容。并能概括出大意;第三步必须更深一层,“最后细读一遍,把应当记忆的记起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这种“由浅入深”的读书法,不仅书的内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养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分、合”读书法。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自己的独特才能总结出“一总、二分、三合”的读书法。“一总”是先粗略地浏览书的前言、后记、编后语等总述性的东西,再认真地看书的目录,这样对全书有一个总体印象;“二分”就是读了目录之后,分二步: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而是将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来读;再重点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来细读;“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再回过头来仔细读一遍目录,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

  小朋友,请你用这几种读书方法试一试,一定会收到明显的读书效果。

  ——摘自《聪明集》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5

  【案例】

  我在教《小抄写员》一课时,在学生合作学习,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卜,巧妙地组织辩论活动,使这堂课非常精彩——

  师:叙利奥虽然帮助了父亲,可却耽误了学习,他这样做对不对?

  生:有对的地方对,也有不对的地方。

  师:按大家的意见,我们分成“正方、反方、中立方”三个小组,开展辩论好吗?

  正方:他为父亲减轻家庭负担,说明他有一颗体凉父母的美好心灵。

  反方:不对。他让父亲很伤心,因为他的学习越来越不用功了。

  反方:叙利奥应该以学习为重,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心,那才是真正为父母分忧。

  正方:如果叙利奥不帮父亲,他会很难受的,书上写道:“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他又怎能安心读书呢?

  反方:如果叙利奥学习不好,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反而会增加家庭负担。

  正方:叙利奥也清楚要把功课学好,但他宁愿耽误功课也要帮助父亲减轻家庭负担,这不正体现了叙利奥爱父母、爱家庭胜过爱自己吗!

  反方:叙利奥这样做,影响了学习,伤透了父亲的心,伤害了父子之情。

  正方:叙利奥冒着失去父亲的爱的危险,忍受着父亲的误解、责骂,还坚持抄写,这不正体现了叙利奥为了家庭而忍辱负重的高尚品质吗?

  中立方:叙利奥主动帮助家里分忧解难,这种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他不够理智,我认为叙利奥应该用理智战胜情感,以学习为重。

  【反思】

  我认为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在辩论中,学生全员各与,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使课堂充满活力。本文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叙利奥忍辱负重地帮父亲抄写邮签来教育学生要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但叙利奥所处的生活困窘的家庭环境与目前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差甚远,所以学生对叙利奥的做法有着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学生联系实际提出了“应以学习为重,才是真正为父母分优”,“学习不好.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反而会增加家庭负担”,“叙利奥这样做,不利于身体健康”,“应该理智战胜情感”等富有时代感的见解,令人感叹。

  <小抄写员>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和方法: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4、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学习难点: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快速浏览,感知文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抄写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快速浏览并思考。

  2、指名交流。

  二、以读促思,感悟文本

  1、刚才同学们都提到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叙利奥和父亲。当望子成龙的父亲看见叙利奥学习不如从前用功时,他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责备儿子的呢?我来引读,咱们边读边在脑海中再现情景。

  师:在屡次提醒儿子都不见效的情况下,父亲终于动怒了。一天早上,父亲对叙利奥说--

  生读:"叙利奥!你怎么啦?你和从前相比,不是变了个样子吗?注意呀!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知道吗?"

  师:在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再一次指责叙利奥--

  生读:"多挣六元四角钱虽然很好,只是这个孩子--他实在使我伤心!"

  师:两个月后的一天,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叙利奥在学校里的表现后,父亲更加严厉地指责叙利奥--

  生读:"叙利奥!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人,怎样地辛苦工作。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拿命在拼呢!你竟什么都不想,也不管你父母弟妹怎样!"

  师:又过了两个月,父亲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后来甚至说出这样的话--

  生读:"我早已不管他了!"

  2、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叙利奥不仅要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还要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怪。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3、着重交流以下语句:

  a: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

  (1)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指导朗读。

  b: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1)眼泪快要流出来了而心里却很欢喜,这句话是否矛盾?

  (2)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么复杂的情感呢?自由练读;男女生比赛读。

  c: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1)在同学朗读的时候,你们能体会到叙利奥此时的心情吗?

  (2)指导朗读。

  d:"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1)当你读到哪个地方的时候,你的心会颤抖?

  (2)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吗?适机指导朗读

  3、  老师引读,咱们再来体会体会叙利奥几次遭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师: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很难受--

  生读: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

  师:可是,当叙利奥看到父亲和一家人因为多挣六元四角钱而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生读: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儿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4、  师:父亲的指责使叙利奥有说不出的委屈,可他还是为自己能够替父亲分忧而感到高兴--

  生: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师: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叙利奥在学校里的表现后,父亲更加严厉地指责叙利奥。尽管叙利奥非常难受、委屈,但在他心中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生读: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师:父亲的态度由经常动怒变为逐渐冷淡,后来甚至说出"早已不管他"的话来。叙利奥听生读:"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5、叙利奥的决心仍旧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如果你有一个同叙利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刻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着重解决:是什么力量使叙利奥坚持工作的?

  (1)是啊,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叙利奥坚持抄写签条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体会体会叙利奥坚持工作的原因。如果你喜欢独立学习,就自己钻研;如果你喜欢合作学习,就找到你的学习伙伴共同探讨。

  (2)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接下来请大家汇报汇报。

  (3)小结:看来,正是出于对父母、对家庭的爱,才使年仅十二岁的叙利奥忍受着身体的疲劳与父亲的误解坚持工作。

  三、以读促写,内化文本

  1、【出示课文插图】一本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书使父亲站在了儿子身后。这是课文中唯一一幅插图,文中第25自然段描写了插图的内容,谁愿意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2、父亲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会想些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将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在插图旁边。

  3、学生练写后交流。

  教师评价:感谢你们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位胸中充满无限懊悔和慈爱的父亲。

  四、畅谈感受,超越文本

  1、一本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书使父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26~30自然段,想想读这几段话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如果你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就更好。学生读中思考,交流。

  2、看来,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才使我们有那么多的感受。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叙利奥的父亲说点儿什么,你想对叙利奥说点儿什么,你想对自己说点儿什么?请你静静地想一想,待会儿实话实说。汇报交流。

  3、总结:同学们,对于父母的关爱,我们总是乐于接受,有时还会觉得不耐烦。今天,我想给自己、给你们留一份特殊的作业,让我们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哪怕只是一声问候、一个拥抱,让洋溢着爱的亲情一生一世陪在我们的身边!

《小抄写员》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

  三、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五、作业

  1.分角色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预习《向命运挑战》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