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2023-10-28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1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

  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 “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照相

  送归

  放梨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2

  之一

  作者:陈明珠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

  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 “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照相

  送归

  放梨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认聂将军。

  讨论:你了解聂将军的事迹吗?说一说。

  教师简介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室,然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注音。想一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三、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课文第二段。

  理解第二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1、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出示相关语句。)

  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划划,议议:

  1、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2、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

  讲读时,指点观察图,加深理解。)

  3、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第4自然段。

  1、体会“然而”的用法。

  2、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会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理解第5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2、“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注意精神。

  四、作业设计:

  一、扩写下列句子。

  1、月光洒满了大地。

  2、人民热爱周总理。

  3、詹天佑是工程师。

  4、纤夫拖着货船。

  二、缩句。

  1、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太阳的光辉。

  2、五颜六色的焰火在天空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3、这是一条很少有人来往的、树木茂盛的马路。

  4、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中心句,解决课文重点。

  1、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读句子。

  3、解词“菩萨“。

  4、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5、认真读课文第三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6、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为什么?

  7、背诵第三小节。

  8、按第三小节的学法学习2—6小节。

  9、认真读课文第2—6小节,划出相关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10、画出描写动作、语言、行为的句子。

  11、特别哪些句子让你感动,通过读表现出来。

  12、学生自读、评读。

  三、感悟。

  1、理解“中日友谊的使者“

  2、聂将军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为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呢?(学习聂将军的话语和信笺。)

  3、用一段完整的话说说为什么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

  4、课外延伸:如果你是这两位孤女,你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两个日本孤女(      ),聂将军,看到她的伤口(    ),便马上。然后,又(    )女孩。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朋友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好的使者“?

  五、板书设计: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救出

  关心   感恩

  送走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4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

  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

  小勺拽着聂荣臻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生交流分段及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3、默词(家作)

  4、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课后习题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聂将军的为人。

  2、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3、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默写生词

  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

  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平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4)孤女谢恩。

  A、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总结全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练习背诵:

  1、抓住表先后顺序的词和动作的词。

  如“…先抱起…然后…开饭…几天以后…”

  2、分层逐句练背。

  五、布置作业:

  1、理解词义:

  至仁至义有始有终

  2、写出近义词

  残忍照料惊恐

  和善拽着抚养

  3、加标点:

  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

  4、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并默写(家作)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5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

  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

  小勺拽着聂荣臻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查字典)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生交流分段及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3、默词(家作)

  4、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课后习题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聂将军的为人。

  2、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3、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默写生词

  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

  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平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4)孤女谢恩。

  a、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总结全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练习背诵:

  1、抓住表先后顺序的词和动作的词。

  如“…先抱起…然后…开饭…几天以后…”

  2、分层逐句练背。

  五、布置作业:

  1、理解词义:

  至仁至义            有始有终

  2、写出近义词:

  残忍( )  照料( )  惊恐( )

  和善( )  拽着( )  抚养( )

  3、加标点:

  这个女孩叫美穗子 她不会说中国话 只是不停地说 妈妈死了 妈妈死了 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 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 和蔼地说 这梨洗干净了 吃吧

  4、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并默写(家作)

  板书:          2 聂将军 与日本小姑娘

  ↓

  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6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

  教学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划划,议议: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小结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荣臻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背诵第3自然段。

  四、继续精读训练

  1、理解第四段。

  2、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五、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交流

  六、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七、完成课后练习。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情怀。

  二、教材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说说你知道的有关聂荣臻的故事。

  2、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感知,落实字词。

  1、自由读。

  要求: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动笔描红课后生字。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感悟,理清脉络。

  1、想一想哪个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加小标题。(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抄写生字新词。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8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

  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 “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照相

  送归

  放梨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9

  一、复习导入: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节课,我们一同来研究?

  二、精读感悟:

  (一)感受关怀:

  1、理解“活菩萨”?

  2、课文中,聂将军对日本孤女的仁爱,体现在哪呢?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自然段?

  4、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适当标注自己的体会。

  5、交流:关怀“无微不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6、过渡:这样的亲切与和善的人,怎能不让人亲近、不让人信任呢?

  7、美穗子有了哪些变化?(惊恐——不拘束——亲热)

  8、小结:虽然琐碎但集中表现了聂将军的仁爱,有感情读此段。

  9、交流:课文的其他自然段还有没有?

  (二)领悟精神

  1、补充网络资料:日本军国主义者大肆屠杀我国同胞,甚至连儿童都不放过,有何感受?

  2、介绍“平型关大捷”中,聂将军的表现。这里,你看到了怎样的聂将军?

  3、对比突破难点:这份憎恨与文中的这份仁爱矛盾吗?为什么?

  4、出示两段文字:

  5、指名读、交流

  “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

  6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三)报恩之旅

  1、这份不同寻常的仁爱,怎能忘怀,40年后,美穗子专程前来中国,进行报恩之旅。

  2、学生点看相关网页,加以了解。

  3、交流所得。

  三、练笔延伸:

  展开想象,练写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熟悉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凭借网络资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是至仁至义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熟悉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预备:教学课件

  反思:

  1、以理解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主线,展开铺垫、探讨、续写的学习,在对比中突破重难点,既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又点明了中心。续写中,赵越、张宇睿、沈艺迪等同学,能紧扣文章的细节、中心,点到“愿中日友谊长存”、“愿做友谊的使者”、“让友谊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2、在浏览网络的过程中,俞卓秋等小部分学生,对网络的运用缺乏灵活性。看来要加强电脑的知识与运用的学习。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简介人物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请同学根据课前预习时收集的资料简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相机补充或更正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昨天布置同学们进行了这篇课文的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学生说说,其他学生补充或更正。

  2.出示词语:

  聂荣臻  小勺  拽着

  (1)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2)齐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学生描红,并在抄写本上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课文。

  1、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点并正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出自己对课文总体的初步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昨天认识了一位元帅,他叫(   )。今天我们继续来听他和两位日本小姑娘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精读训练

  (一)整体把握

  1.通读全文。

  默读,读后说说全文给你留下了一个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交流小结。

  指名回答。

  一学生回答: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聂荣臻元帅真是一位活菩萨。因为他为人至仁至义,有一副菩萨心肠。

  一学生回答: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觉是聂荣臻将军对待日本小姑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一学生回答:我在许多句子里都读到了聂荣臻将军对于两孤女的广告言行举止都像像是一位慈父。

  -------

  (二)深入体会。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想你们这些感受都是来自于对于课文句子的理解与感悟吧?谁来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也就是说通过哪些句子来体会到的。

  a(1)一学生答:我是从“他还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日军官兵,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这段话中体会出来的。将军是这么认为的,对于广大的日本人民我们应该至仁至义,就是要仁慈,不与他们为敌。

  教师引导:说得好,这封信观点鲜明地说明了聂荣臻将军包括我们党以及八路军的态度。请大家自由地读,想想包含了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读。想意思。

  读后讨论。

  小结。

  对敌人(那些军国主义者)痛打(教师相机介绍平型关大捷),对无辜的人民仁慈。

  齐读。

  (2)过渡引导:这封信是聂荣臻将军什么时候写的?(送别孤女时写的)板书“送别孤女”

  课文哪些部分写的送别孤女?(4、5)还有些章节写的什么?(也列小标题)

  “送别”这部分内容中,你还找到什么句子了吗?

  (3)一学生答:我从“第二天,他派人挑着两个筐子,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聂将军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孩子们路上吃。”这句也感受到了,临走,聂将军还不忘让小姑娘带上她们爱吃的梨,真像个十分疼爱女儿的爸爸。

  (4)一学生答:“临行前的一天,聂将军和这两个孩子一起照了相。”和两个孩子相处几天后,他显得依依不舍,想拍个照作个永久的纪念。

  (5)学生:“然而,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为了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全,聂将军决定把她们送回石家庄的日本指挥部去,让日方把孩子转送回国,交给她们的亲友。”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将军忍痛割爱。

  小结:是啊,送别这一段中有许多文字句子、细节描写都体现出将军的至仁至义。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感受一下。

  齐读4、5节。

  b课文其他地方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1)学生:

  聂荣臻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我从这个句群中感受到将军对孤女的关爱。特别是立即这个词语。说明他怕孤女在战场出意外。

  另一生补充:我从“虽然、但、决”这些词语中更读出了将军的那种对日本小姑娘的爱,以及王老师你前面说到的两种态度。

  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读好。引读齐读。

  (2)学生:“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

  他为孩子找奶吃,为孩子洗梨,甚至为孩子喂饭,他的动作那么慈爱语言又那么亲切。让人觉得她可以亲近、可以信任。他真像他们的父亲。

  (3)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从美穗子的神情上,我看出将军确实和蔼可亲,从陌生到熟悉,到可以信任。她才会这么无拘无束。

  这个同学找得也很准,大家发现没有,他找的这句与前面我们交流的几句有此不同,你们看出来了吗?

  介绍两种不同的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三指导背诵。

  第三节描写虽然琐碎,但集中体现了聂将军的仁慈与对日本小姑娘的关爱。我们一起来把它背出来。

  指导背诵。教师范背。学生试背。齐背。

  四、大家找得句子可真多,其他段落里也还有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作业布置: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节。习字册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所什么样的了解?对于主人公聂荣臻呢?

  (学生自由谈)

  其实在文中的其他段落里我们还能感受到到 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学生:我感觉到除了聂将军对日本孤女至仁至义外,普通战士也是如此?

  师:哦,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从第一节。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又受了伤。”一段。我从战火二个字中体会到特别深,战火是无情,子弹是无眼的,但八路军战士们却冒着枪林弹雨,救出了两个敌人的孩子。

  师:你可真会思考。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

  生齐读。

  生:王老师,我有问题,为什么战场上有孩子?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师:哦,是这样的: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对我国侵略了好长时间,为了使部队,特别是指挥员能够安心地侵略中国,他们允许军官带自己的孩子到中国来。

  生:哦,是这样的。那我想,聂将军和八路军真了不得。因为看来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是日军的指挥官,他犯下的罪恶肯定要比一般的士兵要大,但他们还是这样仁至义尽,我想真是至仁至义。

  师:你想得真深,很会思考。我们读书就应该像他这样,把书读透。

  (2)生:老师,你上节课讲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我发觉,40年后美穗子特意到中国来和日本人民听说此事,纷纷称赞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国友谊的使者”也能看出聂将军的至仁至义。

  师:是啊,正是由于40年前聂将军的那段义举,才使40年后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的美穗子没齿难忘,专程来看望她的恩人。大家一起来读读。

  学生齐读。

  师:大家默读一下日本人民听说此事后的反应,想想有什么感觉。

  生读。

  读后讨论。

  交流:重点体会理解广大日本人民是希望中日两国友好的。对于“活菩萨”“中国友谊的使者”的理解。

  三、小结。

  课文我们学完了,让我们再来从头到尾来读一遍文章。再来整体感受一下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四、学生齐读课文。

  五、质疑。

  还有什么问题你不能解决或新产生?我们一起来研究。

  (1)学生:我读了课文,觉得聂荣臻将军十分爱这两个孩子,那他为什么还要送她们回国?

  学生:我想虽然他很爱这两个孩子,但他们毕竟是日本孩子,因为让他们回到祖国,回到亲友的身边。

  学生:我想聂将军想通过这个举动来向人们特别是日本人民表明八路军和他本人的态度吧,就是指他信中的态度。

  (2)学生:为什么要40年以后,美穗子才来中国来感谢恩人?

  师:这个问题我来简单介绍一下。(简单说说建国以后的历史)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背诵有关章节。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11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第六自然段中“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我在教学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说话并进行表演。下面就是学生的精彩表演片断:

  生甲:(扮演美穗子)带着她的家人,来到门前,作敲门状。

  生乙:(扮演聂将军)这时打开门,腰弯着,上下打量着,眼中流露出疑惑,口中并说着:“请问,你找谁?”(学生鼓掌)

  生甲:仔细端详着聂将军,激动地好久才说:“请问,您就是聂荣臻将军吗?”

  生乙:(右手推了推眼镜)你是……(学生鼓掌)

  生甲:“聂叔叔,我就是你当年救下的美穗子呀!”

  生乙:“美穗子?你是当年我救下提美穗子?”(然后拉着美穗子的手惊讶地看着)

  生甲:“是啊,我就是您救下的美穗子。聂叔叔,这么多年来,您身体还好吗?我一直挂念着您。今天我带着家人看望您来了。孩子们,这就是我常给你们提起的聂爷爷呀!”

  生丙、丁:走上前,齐声喊:“聂爷爷好!”

  生乙:“你们好!快让我看看,都长成大人喽!”(右手抚摸他们的头)

  生丙:“聂爷爷,妈妈常常给我们讲起您,是您救了妈妈和小姨,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您的做法,在当时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听了真是感动,我们将向您学习,做一个世界和平使者,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不发生战争,让世界充满和平,幸福!”(学生鼓掌)

  全班学生鼓掌。

  师:这是四名男同学的精彩表演。特别是扮演聂将军的学生,他的声音、神情、动作都表现得很出色,表演很到位。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生丙结束语说出了人类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12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2.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          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弄懂它们的读音,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2)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3)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4)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5)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指导学生写字。

  辜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五、板书设计

  7、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课前准备:课件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篇13

  [教例]:苏教版十一册第2课《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师:读读课文,想象思考: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认真读书后发言:)

  生1: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聂将军给日本小姑娘喂饭的画面。

  (师板书:照料图)

  生2:我似乎看到了美穗子带着全家人来感谢聂将军时的情景。

  (师板书:谢恩图)

  生3: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聂将军送日本小姑娘去石家庄日军指挥部时的情景。

  (师板书:送别图)

  师:现在,让我们来给课文画画插图,好吗?

  生:(兴致勃勃地喊)好!

  师:插图要符合课文内容,反映作者想要表达思想感情。你认为怎样才能画好插图呢?

  生1:我认为一定要反复地读课文。

  生2:我认为还要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3:我认为要先想好准备画些什么内容,设计好了画面再动手画。

  师:那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先读读相应的课文内容,再设想画面内容,最后动手画。画简笔画就行了。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互相讨论,然后各自作画。)

  师:(画完后)按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欣赏,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热烈地交流,教师作巡视,留意学生的图画和交流情况。)

  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上来交流。

  生1:我画的是“照料图”。画面上是聂将军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碗一手拿着小勺,正在给美穗子一口一口喂饭的情景。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聂将军像一位父亲一样,很疼爱美穗子。

  师:你画得真好啊!也画“照料图”的同学来交流交流,你画的与他画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与他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生2:我跟他画的内容差不多,但从他的画上看不出聂将军的神情,从我的画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聂将军的神情,聂将军是微笑着给美穗子喂饭的。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画聂将军微笑的依据是什么?

  生2: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文中说聂将军“和善可亲”,说话时是“和蔼地”、“亲切地”,所以我画出了聂将军的微笑,微笑着的聂将军就更像一位疼爱孩子的父亲了。

  师:你读书读得仔细,图就画得更好。真棒!

  生3:我也有补充。除了画出聂将军给美穗子喂饭的情景,我还在人物的旁边画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几个梨。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课文中还讲到聂将军给美穗子梨吃,聂将军的和善可亲使这两个小姑娘不再恐惧,所以我这样画了。

  师:你读书读得更全面更仔细,想得也好,你的插图就更好了。现在请大家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来读书,读后修改你的插图,好吗?

  (学生再次读书,补充、修改插图。教师再作巡视,适当地点拨、指导。)

  [评析]:

  新概念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它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悟性。

  以上的教例就体现了这种让学生“自读自得”的理念。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思考: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归纳出有“照料图”、“送别图”、“谢恩图”,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图画出来,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是引导学生去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感悟。画出图后再作交流: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这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对课文语言情感的感悟——在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转化为图画形象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大家的补充讨论,如对人物动作神情的处理,对“梨”等小道具的处理,从细节处挖掘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同学体味到别人的感悟过程,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滔滔的讲解,只是让学生毫无拘束地读书,畅谈自己的心得领悟,就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体验与课文语言擦出情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