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赞教案

2023-09-04

长城赞教案 篇1

  在古代,我们修筑看得见的长城,在现代,我们修筑看不见的长城。无论看得见看不见,在背后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也许只有经过坎坷与挫折,才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许只有经过灾难与横逆,才有中华民族民族走向强健的步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我们笑对风雨。

  4(4)一个“费”字写出了历史的沉重,一个“费”字也写出历史的厚重,一个“费”字写出了对苦难的超越,一个“费”字“写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再来对比。

  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有什么不同?前面不同,我们一起读读,感觉上哪个写出了历史的沉重与厚重。

  有感觉了吗?有多少抛妻弃子的役夫,有多少战死沙场的士兵,长城的历史是苦难的历史,长城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这费尽无数人移山之力的长城,是血泪的长城,是血肉的长城。

  4(5)同样,如果用这一句的一小句来概括,用那句话合适?(费尽移山心力)我们真的要费这么大劲去读。

  5(1)到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这饱满热泪血肉的长城仅仅是费了中华儿女一年的时间吗?仅仅费了中华儿女十年的时间吗?仅仅费了中华儿女百年的时间吗?那是费尽中华儿女几十个世纪的移山之力。虽然艰难,我们无怨无悔,因为那是我们的祖国,那是我们生长的沃土。我们能不赞叹吗?

  赞叹中华儿女的坚强毅力,赞叹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赞叹中华儿女的血汗辛勤。留给后代子孙的是巍峨的丰碑。(板书)

  6(1)于是,我们想起萦绕了几个世纪的长城,轻轻地慢慢地读起: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6(2)于是,我们想起凝聚了万千沧桑的长城,悲壮地读起: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6(3)于是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赞叹: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6(4)于是,追忆、悲壮、赞叹,百感交集,我们摇头晃脑地读起: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6(5)长城,中华儿女的脊梁,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只要我们的心与长城在一起,我们就是到了长城的好汉!

长城赞教案 篇2

  第二单元总7课时第1课时精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己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

  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

  (二)预习探究

  1、自由读文,读准字间,圈出文中的重点词语。

  2、读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它的体裁是什么?(生判断其体裁,师引导生区分各种体裁之间的区别)

  3、你见过对联吗?它有什么特点?本文与你以前见过的对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谈自己认识的对联,简单谈谈其形式内容上的特点)

  4、下面,我们按对联的特点,逐句找一找对应关系。(播放背景资料1)(生按照对联的特点,分析本文体裁特点,找出字与字、词与词、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受本文的音韵之美。)

  (三)合作交流

  1、自读全文,把全文正确、流利。同桌间、小组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研读上联。

  (1)认真默读,勾画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上联从哪方面赞美长城,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适时板书:

  上下两千年

  上 联费移山之力 民族自豪感

  (时间) 巍峨的丰碑

  (四)品读体验

  1、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了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那么,下联又是怎样赞美长城的呢?(生默读思考:逐句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小组讨论每一句话的内涵,每解一句,品一句,品一句,再解一句。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引生领会每一句话的内涵,并适时板书:其中黑体字为本节课的新板书。)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下联,组内互评。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一个目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语气由舒缓到激昂,对断句及顿挫的适当指导,能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全诗的情感是统一的,我们学习课文必须把握全诗的基调。]

  4.、背诵课文

  1、播放背景资料

  2、生观看,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观看感受。

  [播放此片,使学生从整体上对长城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及其民族自豪感的表达,并为下面的背诵打基础。]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自由背,同桌互背,小组背,展示背。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由读到背,各种形式的练习,有利于完成本课的积累任务。]

  4、播放背景资料4

  生观看,说说自己的观看感受。

  [播放此片,旨在唤起学生保护长城的意识。]

  (五)、拓展延伸

  对联在许多古迹上都有,你愿意把你搜集到的古迹上的对联与大家分享吗?(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古迹上对联。)

  [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对联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上下两千年

  上 联 费移山之力

  (时间) 巍峨的丰碑

  长城赞民族自豪感

  纵横十万里

  下 联如玉带明珠

  (空间)壮丽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