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1、查找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资料。
2、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当你读到这个课题,你脑袋里会出现什么问题 。
2、同学肯定问了许多问题,在这么多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文章。
幻灯片:
1、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2、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幻灯片:扉页 惬意 粘补 驯养 背一个筐子 栖身 】——扉页就是书的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内容的一页,也指封面或封底前与书皮相连的那个空白页。
——背一个筐子,背表示动作的时候念第一声,再跟老师念一遍。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1)学生讨论:根据每段段意,哪些自然段可以分为一段,段意是什么。
(2)交流:
第一段(1—6):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一家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段(7—12):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
第三段(13—14):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段(15):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3)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本书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怎样读呢?老师教大家一个办法,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关注书的扉页和书的内容,边读边想,从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读得真用心,是啊,这本书三带相传,肯定非常珍贵,在书的扉页上有爷爷写给爸爸的话“ 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2
课题: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7个生字,理解“触礁”等词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梗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重点与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交流导入 1、喜欢读书吗?最喜爱哪些类别的书? 2、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3、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读书笔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4、对于题目:“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对哪个词语感兴趣?必读、男孩子 学生提问。 齐读课题。 通过讲故事,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布置自学 1.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 (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本书是如何得到的? (2)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集体交流 学生自读思考。 学生读课文。理解词语。(1)我是吴缅,这本书是我爷爷传给爸爸,爸爸又传给我的。 (2)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书的来历、主要内容、给我启迪三部分内容。 根据字词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忆,扫除课文阅读障碍。理清课文脉络。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梗概。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展示评议 学生写字 能写好本课生字。 四、 作业 1、 读熟课文。 2、 抄写课文生字词。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认真完成作业。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鲁滨逊的经历,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并能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产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课前准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三、我的收获 四、理解课题,深化感悟 五、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昨天我们一起读了杨红缨笔下吴缅同学写的读书笔记《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2)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十四节。 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1.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能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 这是一本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本让人学会生存的书。 ※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 ※ 这是一本让吴缅爱不释手的书。 学生读课文思考。 交流。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小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1)一开始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又如何?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学生思考,回答。 (1)很喜欢迪福在书中的名言。 (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学生自由交流。 读一读课文的十四节。描述鲁滨逊的样子。 表述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1)学生交流讨论 (2)全体交流 (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 通过互动,能回忆之前所学知识,并引出下面对课文的解读。 总结鲁滨逊形象的特征,明确鲁滨逊为什么值得男孩学习,分析课文题目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能谈谈自己的收获。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明确鲁滨逊为什么值得男孩学习。 能明确写作特色,学会写读书笔记。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探究“为什么说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4.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何品味名言,如何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探究“为什么说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二、感悟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想想写话,深化理解 1、出示课件: 课文中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2、导入到新授 1、出示: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想想: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试画出相关的词句,写出感受。 2、说说看鲁宾逊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找出原句。(聪明机智、有坚强毅力、勇敢顽强)结合课文谈理解。 1、“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13和14自然段,试画出相关的词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的理解。 出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3)教师小结:其实,课文13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解释。 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2、作者喜欢这本书的里一个原因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鲁宾逊),在他的想象中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子?找出原句。(一个探索者、发明家、创造者) 3、为什么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出示:(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其实,这也是爷爷和爸爸寄予我的希望。 小结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4、出示讨论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出示:如果你是作者,你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孩子,你会在扉页上写些什么? 1、交流 2、汇报学习收获。(先读有关词句,再谈自己的理解。) (1)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28年的历险生活。) (2)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的? 指名读这句话。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齐读,体会。 读 讨论 分组讨论,交流观点。 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聪明机智 读读故事梗概 坚强毅力 感受人物特点 品品书中名言 学会生存 学会坚强 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发挥丰富想象 教后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探究“为什么说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课前先学: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
2、阅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鲁宾逊漂流记》是一本“我”家三代单传、很旧很旧的书,封面上有爷爷和爸爸的亲笔题名。爷爷为什么在题词中写到“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搞清这个问题。
二、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1、出示: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想想: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试画出相关的词句,写出感受。
2、汇报学习收获。(先读有关词句,再谈自己的理解。)
(1)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28年的历险生活。)
(2)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的。
孤 独:荒无人烟——养鹦鹉作伴,还做了家具,驯化星期五。
缺乏食物: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一一送到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
住宿困难: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息之地。
3、说说看鲁宾逊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找出原句。(聪明机智、有坚强毅力、勇敢顽强)结合课文谈理解。
三、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1、“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13和14自然段,试画出相关的词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的理解。
出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指名读这句话。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3)教师小结:其实,课文13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解释。
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齐读,体会。
2、作者喜欢这本书的里一个原因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鲁宾逊),在他的想象中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子?找出原句。(一个探索者、发明家、创造者)
3、为什么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出示:(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其实,这也是爷爷和爸爸寄予我的希望。
小结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4、出示讨论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分组讨论,交流观点。
四、想想写话,深化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出示:如果你是作者,你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孩子,你会在扉页上写些什么?你会怎样讲给你的孩子听?请快速构思写一小段话。
3、指名读写话内容。
4、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请大家课后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请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心得报告会。
板书设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
《鲁滨逊漂流记》
↓
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及其作家笛福的情况。
(3)能写出阅读文学书的真切感受。
2、过程和方法设计
(1)教学过程围绕“课题四读”展开。教学结构分两大块设计,一是了解《鲁滨逊漂流记》写了什么;二是理解为什么说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读与品味,体会到鲁滨逊的机智勇敢和坚强的形象。
(3)通过例举学生生活经历加深理解课文名言;学写阅读感言的实践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点
(1)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2)让学生渐渐喜欢阅读名著的兴趣,明白名著是经历千百年沉淀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父亲的要求;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名著的兴趣。
2、教学难点:理解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自带一本平时喜欢读过的文学书。
2、多媒体运用设计:一张装束打扮的鲁滨逊画像;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题明任务
1、导入揭题。上堂课初步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笛福名著,明白长辈赠书目的。板书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齐读课题,谈话: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男孩子必读?(教师边讲边在“书”“必读”下打上问号“?”)
(二)二读课题析内容
1、屏幕打出图片(《鲁滨逊漂流记》)
2、引言:我们再读课题,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呢?请自读课文七到十三小节。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并多读几遍。
3、出示思考题继续研读。
(1)鲁滨逊在孤岛上是怎么做的?按吃、穿、住、玩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2)你觉得鲁滨逊生活幸福吗?为什么?
(3)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师生交流
(1)讨论前先播放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将学生的情绪带向一望无际、大浪滔滔的海洋。
出示句子a: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这是课文中写到的一个概括性的简短的故事情节,请学生边读这个情节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会动的立体画。从“把沉船上的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体会食物多么缺乏;从“ 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体会住宿困难。)
出示句子b: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驯养了一只鹦鹉作伴。
(引导学生先将体会写在文字旁边,这叫“批注” ,看出鲁滨逊克服困难的举动,表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出示句子c: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这是一句原作上的话,课文里没有。旨在激起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请学生读读这句话,感悟到空想家永远做不成你想做的事情,必然会被这个孤岛给吞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能振作,才能产生求生的欲望与动力。)
小结: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做伴,做家具。鲁滨逊的聪明、坚强的形象跃然纸上。选择一、二段读一读。
(2)小组合作先自由说说,最后得出: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从中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3)简介笛福:(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出示笛福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举例说说。如:晚上父母不在家一个人睡觉,怕吗?谈谈体会。
5、小结
鲁滨逊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最后终于获救。
(三)三读课题悟原因
1、过渡:刚才我们讨论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大致内容,那么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呢?齐读课题。注意用坚定的语气读出主人公的顽强精神。
2、学生速读课文第一到六小节。思考:爸爸、爷爷是怎么对待那本书的?为什么要我认真阅读?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先在书上圈划词语。(很旧很旧、胶带粘补、泛黄)讨论后悟出: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的重要性。
(四)四读课题写感受
1、再读课题。问:同学们当你们读到鲁滨逊,有没有出现鲁滨逊的形象呢?
2、屏幕打出:提枪别斧的鲁滨逊。指读第十四小节。
(1)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2)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明白爷爷、父亲赠书目的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想“我”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哪些赠言?
3、小结
当你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的时候,一定有很深刻的原因。拿出准备的书,写上自己的阅读感言,寻找受赠同学。
(五)总结布置求拓展
1、课文写了什么?(根据板书完成内容的整体巩固)就是这样一本书,让人三代相传,爷爷在书的扉页写上“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爸爸在上面写“学会生存”,我读了这本书,也决定把书好好珍藏,等自己有了儿子,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男孩子确实必读,那么女孩子需要读吗?(同样需要,因为书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生活需要强者。)
2、激发阅读名著兴趣。《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影响巨大、流传百年的经典名著。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平时加强阅读中外名著,给自己的收获一定很大。举办一个小型读书回报会。
附 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 ?
笛福: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鲁滨逊:学会生存、学会坚强、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