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1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1、初读
揭示课题后,先简介莫泊桑,后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写作的的呢?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解决。检查自读情况时,可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相机抽查一些词语的意思。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应让学生默读全文,感知大意,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他怎样拜师求教的?他拜师后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教师适时引导,扣位“拜师”这一事件,直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脉络。
2、精读
本文着重写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主要写了师生二人之间的对话,点拨学生弄清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两点: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努力。抓住这两条线索学习课文,便能事半功倍。然后便可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头”切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以下重点句朗读体会:
a、“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b、“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c、“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2
教学内容莫泊桑拜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红的精神。教学准备有关莫泊桑的资料。课时安排 3课时教材分析本文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搂拜为师,得到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搂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课文有十个自然段,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摆脱平庸,莫泊桑拜福搂拜为师。第二段(2~9)莫泊桑向福搂拜请教,把老师的教导铭记在心,勤于练习。第三段(10)莫泊桑经过努力终于写出许多有影响的名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教学准备莫泊桑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揭示课题导入新题了解莫泊桑,激发学习兴趣。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2、谈话导入。学生了解莫泊桑。认识人物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初读课文,理清思路,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原因。第二段(第2~9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经过。第三段(第10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结果。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2、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学习第一段通过品读词句,了解莫泊桑拜师的原因1、指名朗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桑从小热爱写作?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4、简介福楼拜。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6、指导朗读。指名朗读第一段,边听边思考问题,并在书上标注,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心情:焦急万分 指导朗读。让学生认识到莫泊桑对写作的热爱,是成功的基础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1、完成文后的第2题。 2、朗读课文。1、完成文后的第2题。2、朗读课文。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3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呢?那fù lì tánɡ huánɡ( )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tāo tāo bù júe ( )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lào yìn( )。1、 按拼音写词语。1、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简陋( )富丽堂皇( )烈日炎炎( )狂风暴雨( )滔滔不绝( )3、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换一种说法,试比较两种表达方法的异同。 4、 这段话中福楼拜一连串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纳成观察的几个方面:从 方面观察,从 方面观察,从 方面观察,从 方面观察。 5. 如果让你观察一次下雨,你认为可以或必须观察的人、景、物有: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没有限量)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时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时学习、不时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考虑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考虑: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身的作品平平经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身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安排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考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需怎样做才干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他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需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考虑: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同学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鼓励。
五、安排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和板书: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勤学善教
课前考虑:
在同学学习课文过程中,试着渗透这些填空不知是否有所协助:
课文主要写从小酷爱的莫泊桑为了,拜为师,得到老师悉心指导的事,表示了莫泊桑的精神和福拜楼的名师风范。
“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他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句话是说写作中要防止,应有自身的。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写作之道?;积累素材;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文章紧扣,分别写了,,,重点写了莫泊桑次向福拜楼的经过,通过人物的、和等描写,分别突出了莫泊桑,和福拜楼。
莫泊桑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引起了轰动,后著有、等六部长篇小说,福拜楼写有、等作品。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5
教学《莫泊桑拜师》
教学《莫泊桑拜师》时,第一课时,我什么都没做,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学了字词之后,让学生自己默读全文,拿好笔,在有共鸣的地方写上批注,在有疑问的地头写出问题。反复读,反复想,可以提任何你想提的问题。
学生开始静思默想,我在学生中踱步,关注和浏览。惊异地发现,学生比我想象中的写得好得多,下面就是我摘录的他们的问题和感受:
问题:1.莫泊桑为什么要去拜福楼拜为师?
2.为什么福楼拜要莫泊桑记录第天经过的马车?
3.莫泊桑进门就说,是不是对老师很没礼貌?(教师引导感受了人物性格)
4.即然有这么多可以写的,为什么莫泊桑不写,他为什么发现不了?
5.这篇课文里莫泊桑一共3次去请教老师,为什么不一次说清楚?
6.为什么福楼拜的话会在莫泊桑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感受:1.多读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是多读书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2.莫泊桑写的是守门人,为什么福楼拜说他会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它任何人混同起来?
3.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你一定会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4.我觉得莫泊桑很勤奋,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生动起来,就更加努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莫泊桑终于写出了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5.我觉得莫泊桑很好学,他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记在心里。
6.福楼拜真是文学大师,这些平常人连想也想不到的细节,他都想到了。
7.我觉得莫泊桑是一个很专心很勤奋的人,他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中,他很坚持不懈。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最后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为他的成功而感到开心。
8.一棵树有一棵树的样子,一堆篝火有一堆篝火的样子,要写出别人没有的特征。就像人和人的态度、精神、外貌都不一样,都要去发现喜是怎么喜的?怒是怎样怒的?衰是怎样衰的?乐是怎样乐的?守门人和农民、马车夫的身材、姿态、面貌都不是一样的,要写出特点。
给学生时间,充分相信他们的潜力,你一定会有惊喜!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6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察到如何写作一目了然。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从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再到研究学生,确定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和修改,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的指导所说的话。难点是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从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下面谈谈我印象最深的几点:
一、抓主线,突破重难点。
文章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教学设计时我是以第一条线索为主,重点品读福楼拜的品质,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写作方法。
二、深层挖掘突破重难点。
莫泊桑第二次请教是本课时教学的难点所在。如何进行细致的、有效的观察是现在的孩子所欠缺的,这里一连串的问话也体现了福楼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导。在帮助学生理解“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的呢?这一主题时,我设计了先让学生从人物品质及写作方法上谈体会,接着引导学生明白怎样观察生活,进一步理解福楼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课文紧扣课题,围绕“拜师”这个重点逐层叙述,层层紧密关联。在学习了福楼拜三次指导莫泊桑写作的经过后,同学们明白了,写作不仅需要阅读积累与勤奋练习,还需要认真选择材料。正如福楼拜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捕捉一闪而过的精彩。
三、转换角色,以读促悟。
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都是通过角色的转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课堂上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性。其中重点指导朗读莫泊桑第二次拜师福楼拜的话,揣摩写法,突出人物的形象,感悟福楼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品质。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第七自然段中的七个问题是针对莫泊桑根据福楼拜的指点仔细观察家门口的马车之后,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的问题而生发的,其间有批评,有责备,有关心,有诱导,“在莫泊桑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若一下子读下来,势必会影响朗读效果。教师打破了原文结构,巧妙地在每一个问句后面加入莫泊桑的应答,实为莫泊桑听后的心理。教师以莫泊桑内心代言人的身份出现,有效地融入了角色。那生动的表情,抑扬的语调,将莫泊桑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惟妙惟肖,一步步引领着学生入境。在一问一答中,福楼拜的循循善诱、莫泊桑的虚心好学的形象已被学生所悦纳,同时“观察要仔细”这一观察要旨也被学生所领悟。这样起到了一箭双箭的作用。
四、引导、点拨学生对文字的品析。
在课堂上,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我尽力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人物的品质,轻松地总结习作方法,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莫泊桑拜师》一课上完了,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和薄弱之处。我在研读文本中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深度,细细品味课文精美语言也不够深入物精神品质所打动,所以课堂上显得不够投入,激情不够。我想只有让文本感动自己,才能在课堂上入情入境地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受到语言的感受。正视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快地进步,更好地成长,教学相长正是如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精心钻研教材,踏踏实实上好每堂课,认认真真落实每个教学目标,与我的学生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7
一、导入
1、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
2、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时学习,不时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
⑵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同学词语理解情况。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富丽堂皇:富丽,宏伟华丽。堂皇,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局面盛大豪华。
三、学习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简陋烙印揣测孜孜不倦
吆喝篝火酷爱万般无耐
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同学字读音。
2、指名读词语,教师随时纠正。
3、再自由读词语,同位互读。
4、再指名读。
5、齐读。
四、指导朗读课文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达到"五不"。
2、指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感知大意,分清段落。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8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文的时候,都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指名2~3名学生说)
2、是呀,就连像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读题:莫泊桑拜师
点击投影,介绍莫泊桑——指名读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检查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听写)孜孜不倦 简陋 咖啡 酷爱 富丽堂皇烈日炎炎 揣摩 吆喝 烙印 滔滔不绝(同桌互改——齐读)
2、交流: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2~3个学生说)
3、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一来课文层次就很清楚了,课文第1节为一段写了拜师的起因,2~9节写了拜师的经过,第10节写拜师的结果,课文为第三段。 三、赏析课文第一段
1、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呢?(点投影第一段文字)指名学生读投影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明白了什么?
(1)莫泊桑从小热爱(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作品平常,焦急万分述板书:作品平常,于是决定去拜福楼拜为师板书:福楼拜
点击多媒体:介绍福楼拜——指名读
2、:这一段写了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3、齐读第一节 四、赏析第二段
那么莫泊桑又是怎样向福楼拜请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9节,看一看,课文讲了莫泊桑一共向老师请教了几次?(3次)
1、现在我们跟随莫泊桑来体验他的第一次拜师经历。
2、请同学们轻声读2~5节,思考:莫泊桑是带着什么问题去请教福楼拜的?福楼拜教导的话中哪一句最关键?交流 板书:写出来文章不生动—— “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其实这句话就是针对(读了很多书可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来说的。那么怎么做功夫就到家呢?板书:肯吃苦 勤练习:是啊,只有肯吃苦,勤于练习,长期地坚持下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文章才能写生动,写具体。分角色读:女读莫 男读福读时要注意提示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
3.听了老师的教导,接下来莫泊桑是怎样做的呢?
(1)指名学生说:第二天……可是一无所获
(2)他放弃了吗?(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
(3)如果是你,此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无奈,烦燥、不解)
(4)书中用了哪个词?(万般无奈)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5)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莫泊桑再次来请教恩师,见到老师莫泊桑是怎么说的呢?齐读莫泊桑说的话板书:没有什么好写的针对莫泊桑的这一困惑,福楼拜是怎样指导的呢?出示第7节投影,指名读,你认为这些问句中哪句话最关键?(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句话出现了几次?(实际上就是强调,应该有东西好写)从福档拜滔滔不绝的问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要想写出文章来,平时必须要仔细观察板书:要仔细观察:福楼拜说得真有道理,这几个问句,既含有福楼拜的一丝责怪和训斥,更多的是对莫泊桑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一齐读一下这一段文字。齐读,点投影
4.(1)引读,福楼拜的话像烙印一样生生地印在莫泊桑的脑海中,聆听了恩师的教诲,莫泊桑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从此,-------齐读第8节)这是莫泊桑第几次去请教福楼拜?(第三次)
(2)大家想一想:第一次莫泊桑因为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而焦急万分,第二次他因为不会观察而万般无奈,这一次,他又事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去请老师指点,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高兴 激动 期待……)莫泊桑带着自己的新作,带着高兴……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请同学们默读第9节,你认为福楼拜的话语中哪些话最关键?交流,你认为福楼拜的话中哪些话最关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福楼拜用一个“但“字话锋一转,向莫泊桑提出了新的要求:点投影(1) (2)
齐读、理解这两句话 理解(1)时拓展:————是————的结果。 板书: 坚持不懈
抓住事物特点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9
高年级的课文,大多篇幅较长。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这让教师感觉很为难。于是,无形中加快了教学的频率,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让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少了,给学生用心思考的时间少了。《莫泊桑拜师》一课,大多为人物的对话。尤其是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指导,简单之中有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我是这样处理“第二次拜访”这个内容的: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什么发现。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我让学生在读后,讨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并说说理由。
学生a:“我用委屈的语气来读。因为如果我是莫泊桑的话,我按照福楼拜说的去做。可是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去看马车,却一无所获。老师是不是在捉弄我啊!”接着他用委屈的语气一读,果然效果不错。
学生b:“如果我是莫泊桑,我会用灰心丧气的语气来说这句话。因为,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可是依然一无所获。我会觉得写文章真是太难了。”接着她低垂着头读了这句话,真的有这个味道。当然,我作了一下引导:“莫泊桑后来到底有没有失去信心,读了下文你一定会知道。”
学生c:“我想用质疑、焦急的语气来读。因为莫泊桑下了功夫后没有效果,当然会很着急啊,他一定急于向老师问个究竟的。”
……
语文,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多元地解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福楼拜听了莫泊桑的疑惑后,作了滔滔不绝的回答:“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切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在让学生自由读之后,我问学生:“福楼拜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在片刻的沉默之后,有几个学生举手了。
学生d:“我的感受是,福楼拜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大作家。同样是看马车,他却能看出很多门道。”
学生e:“我感觉要用心去观察,否则只能一无所获。”
学生f:“我的感受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学生g:“观察的时候,要关注细节。就像福楼拜一样,能关注到不同装饰马车的走法,不同天气时马车的走法,马车上下坡时的不同走法,赶车人的吆喝与表情。”
学生h:“要善于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发现不平常的东西。”
……
在一段文字中,学生们都谈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刚开始把问题抛给他们时,他们都沉默不语。此时,教师千万不能着急,不要责怪他们不动脑筋,也不要为了教学进度而把答案匆匆给学生。应该适当地放慢些速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你的学生一定会还给你很多精彩,让你惊喜不已。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10
《莫泊桑拜师》教学片段
学习《莫泊桑拜师》第一自然段,了解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师: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请你用两个词语概括出拜师的原因。
生:平平常常
生:没有特点。
师:这段话中介绍原因时,用到了四个词语:酷爱、孜孜不倦、平平常常、焦急万分,再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可以改成什么词?
生:平平常常可以改成普普通通。
生:酷爱改成热爱。
生:孜孜不倦可以改成夜以继日。
生:焦急万分可以改成心急如焚。
生:平平常常可以改成平淡无奇。
师:再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和原句比一比,品味一下,这样改后和原句有什么不同,用哪一个词好?
生:酷爱是非常热爱的意思,热爱的程度轻。
生:孜孜不倦主要是说莫泊桑写文章很认真,而夜以继日主要是说坚持,不符合课文的意思。
生:平平常常的意思是平常,用平平常常来说给人的感觉更加平常、普通。
生:平平常常也可以用普普通通和平淡无奇。
生:用焦急万分没有用心急如焚好,心急如焚更能体现莫泊桑的焦急心情。
师:我们再来读读,看究竟哪个词更急。
生:心急如焚。
师:通过反复的朗读比较,我们现在可以确定:酷爱、孜孜不倦不能改动,还是原文比较好,平平常常可以改成平淡无奇,焦急万分如果改成心急如焚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再好的文章都是可以继续修改的,文章会越改越好。我们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也需要不断地修改。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11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四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7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四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练习朗读、理解福楼拜的话。
难点
根据福楼拜教给莫泊桑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习作。
【教学准备】
投影
【拟订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
2、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
⑵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词语理解情况。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富丽堂皇:富丽,宏伟华丽。堂皇,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
三、学习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简陋烙印揣摩孜孜不倦
吆喝篝火酷爱万般无耐
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词语,教师随时纠正。
3、再自由读词语,同位互读。
4、再指名读。
5、齐读。
四、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达到五不。
2、指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感知大意,分清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认真观察笔画和结构。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4、评比作业。
五、布置作业
记忆字形,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莫泊桑拜师
二、精读指导
指导朗读2--5节
1、指名读,边听边划出福楼拜说的话,找出话中最关键的一句。
2、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
(1)福楼拜是针对什么来说这句话的?
(2)他为什么不说是你的功夫还不行?
(3)他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学生回答)
3、读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1)一方面对两个人性格特点的感悟;
(2)另一方面勤学苦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回顾上述学习方法,小组自学6--10节。
5、反馈,学习效果。
三、谈收获
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小节。
四、赏读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3、配乐朗读,评议后再读。
五、造句
1、分别找出酷爱、滔滔不绝所在的句子。
2、理解意思。
3、再读句子,体会用法。
4、仿造。
5、集体评议。
【板书】
10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勤学
福楼拜 善教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12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学习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写作的方法。学习莫泊桑肯吃苦、勤练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批读方法,体会莫泊桑肯吃苦、勤练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收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平平常常,不吸引人)
2、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著名作家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你们想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美吗、好!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
板书课文题目:莫泊桑拜师
3、齐读课文题目,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带有拼音的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可以仿照课文旁边的批注,在你读懂了的地方、你喜欢的句子或你感兴趣的地方作批注。想想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同学和老师帮助,也在书上作批注。
3、学生交流汇报,梳理共性问题。
①读带有拼音的词语。注意读准揣、殊、桑的字音。指导学生写好貌、拜、陋等字的字形。
②梳理共性问题。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
(2)每次各有什么收获?
(3)他是怎样下工夫的?
(4)从福楼拜老师的3次谈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学生交流汇报。
3、重点指导对话部分的学习。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从读中体会福楼拜老师第一次告诉莫泊桑要仔细观察,把看到的记下来;第二次告诉他观察要细心,要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等去观察。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第3次则告诉我们如何写作。写作不但要仔细观察,还要发现特点、写出特点,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各具特色。
四、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再次默读课文,谈谈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小练笔
片断练习:仔细观察你生活中熟悉的人,写出他的特点。附:板书设计莫泊桑拜师文章怎样才生动仔细观察写出特点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13
学 科语文班 级六(2) 教 者陈颖 教 学 过 程 实 录[教材]苏教版第十二册《莫泊桑拜师》师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莫泊桑拜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莫泊桑拜师。
师:在读题时,你们想到些什么,有些什么推测?
生:读题时,我想到课文写的这个人——莫泊桑可能是一个外国人。
生:读题时,我推想课文重点可能会写莫泊桑拜师学习的经过。
生:读题时,我想到这篇文章中应该会写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以及他拜师学习的结果怎么样等内容。
师:在读题时,大家的脑海中有没有产生过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是个什么人。
生:我的问题是莫泊桑向谁拜师学习的。
生:我想搞清楚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学习,他是怎样拜师学习的,结果又如何。 生:我想知道莫泊桑拜师最终学到了什么。
师: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正是我们读书时要着重思考的。不过,有些问题大家在预习中可能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我们就做交流。
生: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此外,他还写有《项链》《一生》《俊友》等小说。
生:福楼拜也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写作态度很严谨,主张文学应当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很注重艺术和语言的完美,反思围绕课题思想的体现与落实《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该篇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了阅读预测与质疑,从课题开始尝试着引导学生作阅读探究。一、抓住课题进行阅读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
课堂上,学生由题目中的五个字,推测出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文章的重点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什么等等。学生的这些阅读预测,不是无根据的猜测,它是学生在相关的“背景知识”基础上的感性推断。开课之始给学生这样一个阅读预测的机会,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一下子便被调动起来。
二、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可以指引学生的阅读探究方向
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阅读探究之始。学生对课题进行了一番阅读预测之后,即产生了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学生从刚才感性的阅读预测之中一下子就进入了理性的思维之中,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交流问题,使阅读探究的问题既来自学生之中,又能依*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样的阅读探究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14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文中的7个生字,理解书后的生词,并用运用两个词语造句。
3、 领悟莫泊桑从老师那儿学到的观察与写作的要领,课后尝试。
教学准备
搜索《项琏》、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板书,简介莫泊桑。
二、速读课文,添词句,成一句话,说课文大意。
三、[ ]看图,读文,分清莫泊桑与福楼拜,找出理由。
四、速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话描述插图,注意读准、读通。
1、 速读,描述。
2、 朗读全文。
五、莫泊桑拜师的原因是什么?
1、 引读d1。
2、 “酷爱”是怎样的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酷爱?
“孜孜不倦”想象?
六、学习d2~5。
1、 认真读第一次请教部分,思考莫泊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 指名分角色读,评议,相机指导朗读。
3、 同桌分角色读。
4、 再次指名分角色读,边听边想,莫泊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 交流。
七、作业。
1、 练字。范写“陋”“炎”。
2、 根据开头,把“酷爱”写具体,a、b任选一题。
a、 小明酷爱看电视。……
b、 小丽酷爱看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朗读d1~5或分角色读)
二、学习第二次请教。
1、 同桌分角色读d67,思考莫泊桑的收获。
2、 师创设情境引读对话,提醒学生聆听、记忆。
3、 合上书,师叙述,引导回答:
第二天……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
福楼拜连忙说:不,不不!……
4、 师问:莫泊桑遇到的困难是?——
难道真的没什么可写吗?——
5、“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莫泊桑恍然大悟?
5、 聪明的你也一定悟出:[ ]如果写马路上的行人,可以写……可以写…………
如果写马路上的自行车,可以写……可以写…………
三、导读第三次请教。
1、“按照老师的话,从此莫泊桑……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福楼拜又是如何深入指导的?莫泊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默读d9。
2、 名3人读福楼拜的三句话,师读叙述语。你们都是莫泊桑的学生,用心听,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 交流。
四、经过老师的多次悉心指导,齐读d10。
1、 回顾全文,莫泊桑把老师的哪些关键话语铭记在心?
2、 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指导与启示,也是对我们的指导与教诲。
3、 小结。
五、练笔。
1、 师讲述《项链》梗概。
2、 出示《项链》末“相遇”一段文字。
3、 想象结尾,练笔。不超过100字。
4、 交流。
5、 看原著结尾,说感受。
六、课外实践。
1、 名著链接——莫泊桑作品。
a、向 年级学生借《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b、向 年级学生借《我的叔叔于勒》
c、向 年级学生借《项链》
上面三部作品都可上网搜索到。
2、观察马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抓住特点写一段话。(书后5)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篇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引导学生知道仔细观察、勤奋练习、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莫泊桑三次拜师经过,理解福楼拜对他的指导所说的话。
难点: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从三次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流程: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莫泊桑拜师,齐读课题。
2、师设疑:他为什么要拜师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生汇报,师总结。(酷爱文学,没有特色)
二、自学引导
(一)出示自学提示
A、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找出莫泊桑三次拜师的原因以及福楼拜指导中关键的句子,画出来。
B、将自己喜欢的好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心中所想。
(二)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师巡视参与。
(三)反馈交流学习成果,指导朗读。
预设第一次
1.轻读2——5自然段,思考:莫泊桑带着什么问题求教的?福楼拜教导哪句话最关键?
2.(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句话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
3.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肯吃苦,勤练习)
4.从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个怎样的老师?(直言不讳)
5.莫泊桑是个怎样的学生?(虚心求教、好学上进、坦诚)
6.分角色朗读。
过渡:是啊,只有肯吃苦,勤练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听了老师的教导,莫泊桑是怎样做的?
预设第二次
1.“第二天……一无所获。”
2.如果是你,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书中用了那个词形容他的心情?“万般无奈”什么意思?
4.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莫泊桑再次请教恩师,见到老师他怎样说的?齐读莫泊桑说的话。
5.针对莫泊桑的这一困惑,福楼拜是怎样指导的?(指名读)
6.福楼拜一共说了几句话?(9句)福楼拜连续不断地说了9句话,这就是“滔滔不绝”。这些话中,哪句最关键?(“怎么会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句话出现了几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强调有话可写)这9句话都是空洞的理论、大道理吗?(不是)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讲解方法,而是用实际例子来讲解,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教学有方、严厉、循循善诱)
7.从福楼拜滔滔不绝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想写出好文章,平时必须仔细观察。)福楼拜说的真有道理,这几个问题既含有福楼拜的一丝责备和训斥,但更多的是对莫泊桑的教诲。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过渡:福楼拜的这些话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莫泊桑接下来是怎么做的?(读第8自然段)
预设第三次
1.莫泊桑第一次请教是因为写的文章不够生动而焦急万分,第二次请教是因为不会观察而万般无奈,这一次请教又是因为什么?
2.“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汇报)这句话说得多好啊,把持之以恒的训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揭示出来,富有哲理。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有许多事看似艰难,但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也往往可以做到。
3.默读第9自然段,思考:哪句话最关键?
4.“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一次,老师福楼拜又告诉了莫泊桑新的写作方法——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独特。而且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容易理解,福楼拜还像前两次一样举了实际例子,更形象的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循循善诱、教学有方)
过渡:对于老师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最终取得成功了吗?
(四)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说一说你的收获或启示。
(五)拓展延伸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联想到中国历哪个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小结:是啊,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隐居的稀世英才诸葛亮;莫泊桑通过三次拜师求教,终于明白了写作的真谛,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都少不了老师的指导,师恩难忘,难忘师恩。通过对本文的学习,相信我们毕业班的学生对师恩理解更加深刻吧。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齐读)
三、强化训练
1、勤奋之故事篇:说说你所熟悉关于勤奋的故事。
2、老师之名言篇:找一找描写、赞颂老师的名言名句。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在大家前进成功路上,老师只是的引路人,更多的是靠大家自我勤奋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成就,我们就要像莫泊桑那样(说板书内容)。希望大家课后读读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便于我们这些小作家更好地学习。
五、作业超市
1、观察咱们学校放学时的情景,以《放学》为题,进行一次小练笔。
2、把课上所学的名言名句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3、读一读莫泊桑或福楼拜的文学作品。
六、板书设计
莫泊桑拜师
拜师求教
接受指导 (刻苦练笔、仔细观察、用心揣摩)
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