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莫泊桑拜师

2023-08-10

21莫泊桑拜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附板书: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

  勤学                  善教

21莫泊桑拜师 篇2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怎样才能写好文章,这是我们许多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有许多作家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曾对如何才能写出好作品有过深深的困惑,莫泊桑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便去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向他求教,福楼拜给了他怎样的教益呢?课文《莫泊桑拜师》将给我们讲述其中的奥秘——

  文章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循循善诱、关心后辈的名师风范。

  文章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莫泊桑为了使作品具有特色,拜福楼拜为师。

  第二部分是第2~9自然段,写莫泊桑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悉心指导,莫泊桑铭记在心,勤于观察。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写莫泊桑经过努力,终于写出了许多有影响的名著。

  文章的第二部分值得玩味,两个人的个性特点在这部分内容里有着鲜明的体现。内容本身层次很清楚,说理也较透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应从中获得关于学习、写作的方法。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段落欣赏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欣赏】

  这是莫泊桑第三次来到福楼拜家,和前面两次相比,这次他从老师那儿领悟到些什么呢?当他把老师第二次指导以后完成的作品给老师看时,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几篇,可见福楼拜是很严谨地对待的,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为什么会发笑呢?原来他从这些作品中发现莫泊桑有了长进,莫泊桑终于从当初茫然而焦急中向前进了一大步。在这种时候,作为老师的福楼拜及时地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他也语重心长地告诫道:“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句话说得多好啊,把持之以恒的训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揭示出来,富有哲理。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有许多事看似艰难,但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也往往可以做到。莫泊桑仔细地观察和勤奋的写作使他比以前进步了。那么如何才能在这种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提高呢?老师福楼拜提出了新的原则——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独特。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容易理解,福楼拜还举了描写篝火和绿树的例子,更形象的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从中,我们再次为福楼拜悉心指导学生的风范而慨叹!

  发现了事物的特点之后,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与众不同呢?*什么方法才能实现作品的富有特色呢?这些问题是莫泊桑当初就想知道的,而现在在他已经基本学会了认真观察之后,福楼拜则可以向他揭示出实现的最后途径了。就是要把观察到的特点写出来。福楼拜依然用例子深入浅出地说明该如何做,通过对从哪些方面去写一个工厂的守门人的指导让莫泊桑理解写作的训练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福楼拜的语言展开,间以莫泊桑的反应,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教学场景,使读者从中既认识了文中人物的特点,也对福楼拜的话有不少的感触。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有条理的说明道理

  读了课文《莫泊桑拜师》,你一定对福楼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他所说的话。他的话说得很清楚明白,极有条理,而且言之有据——许多事例为他的观点作了极好的支撑。我们同学应当学习这种表达的方法。

  第一要学他说话的直白与简洁。当莫泊桑出次登门求教时,他很干脆的指出:你的功夫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精辟而有针对性。

  第二要学他说话的条理性。比如莫泊桑第三次去福楼拜那里,福楼拜在第二次教导莫泊桑学会仔细观察的基础上,

  又向前推进一步:要写作有特色,就要抓住特点写。这样,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使他的话很有条理和层次。

  第三要学他说话有理有据。福楼拜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并不是只讲原则性的标准,而没有实在的例子的。他在说道理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的事例,从而使他说的话令人信服,而且可以照着做,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比如莫泊桑第二次去他家拜访倾诉观察马车没有结果时,福楼拜便列举不同场景下的马车,启发莫泊桑。而这样鲜活的事例在莫泊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终于使他有所收获。这正是福楼拜精于表达的作用啊!

  由此,我们同学要从中学到说话的技巧。它可以为我们的交流带来很大的方便。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拜在教导莫泊桑注意仔细观察时,举例说“不同场景下的马车”是不一样的。我们同学见到过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表现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写一段文字,让我们领略到你的细致观察力吗?试试看—

  2、从老师福楼拜那里,莫泊桑学会了细致的观察,这些在他的文章里有所体现吗?请找一本他的著作或一篇文章,从中找出一段描写细致而且很有特色的话。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练习3答案提示

  1、(略)

  2、皓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凭栏——*着栏杆。

  3、(1)渐渐(2)居然(3)常常

  (4)格外(5)更加(6)果然

  4、主要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语气。

  5、6、7、8(略)

21莫泊桑拜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4、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难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课文条理。

  4、了解课文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很多小说脍炙人口,驰名中外。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莫泊桑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他的作品却是很平常,没有特色。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拜福楼拜为师。

  2、莫泊桑怎样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又是如何教莫泊桑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师板书: 21《莫泊桑拜师》。

  3、齐读课题。

  4、通过昨天预习,你都知道了哪些什么内容?

  (读完文章后有想法,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学会读书,学会“煮书”。)

  二、新授:

  好的预习,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学习,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课文的情况。

  1、首先检查生字预习情况:a自己把生字读读,按要求来读。(生字的读音、音序、部首、组词)b指名读生字。c齐读生字。d易错字提醒。e说句子联系。说一句话,用上所学生字。f强调二类字的读音以及字形。

  2、检查读书情况。请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要有所悟。(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3、自由默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标注在书上。

  4、交流自然段意思,总结出更合适的答案。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5、根据自然段意思,理清课文层次。并说明出这样理层次的原因。

  6、再次读全文,概括课文大意。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学会了生字,理解了生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课文大意。同学们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一节课,我们就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一下,莫泊桑到底是怎样的学生?福楼拜又是怎样的老师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3、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懂得仔细观察、勤奋练习、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难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昨天学习了21《莫泊桑拜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了几部分来写得呢?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

  (三部分。拜师原因----拜师经过----拜师结果其中,拜师经过详写。)

  3、莫泊桑是一位什么样的学生?福楼拜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品读课文,结合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来细细感悟。

  二、新授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目的让学生体会莫泊桑对写作的酷爱)

  过渡:莫泊桑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决定去拜师。

  2、请同学们默读读课文的2---9自然节,找出描写莫泊桑和福楼拜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好好读读,品味一下,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3、交流学习体会,老师及时指点、引导。

  第一次拜师,莫泊桑带着什么问题去的,福楼拜如何回答的。感受人物特点。

  (抓住坦白、急切、直截了当、这些词结合“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功夫还不到家。”“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这两个句子细细来体会。)

  第二次拜师,莫泊桑带着什么问题去的,福楼拜如何回答的。感受人物特点。

  (抓住真的、一无所获、再次、一进门就说、滔滔不觉这些词以及福楼拜的9个问题来细细体会)

  第三次拜师,莫泊桑带着什么问题去的,福楼拜如何回答的。感受人物特点。

  (抓住认真、微笑这两个词和福楼拜说的一段话来体会。特别是“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写作的结果。”“对你所要写得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两句话仔细品悟其中道理。)

  5、拜师结果如何,齐读最后一段体会。

  (结合牢牢、勤奋努力 、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终于体会补充莫泊桑的光辉事迹。)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不仅了解了人物特点,还知道了如何来写出人物的特点。我们更学到了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方法,我们采用这些方法,来写一个事物,要突出事物的特点。

21莫泊桑拜师 篇4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让莫泊桑懂得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需仔细观察,不断累,勤奋练习。文中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循循善诱、关心后辈的名师风范。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内容,领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赏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体会莫泊桑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

  教学重点: 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联系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写一段班级同学或自己的肖像

  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

  课前游戏:学生读肖像描写,让同学猜一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莫泊桑拜师》莫泊桑的老师是谁?(福楼拜)

  师述:(出示)福楼拜,这位当时法国文坛赫赫有名的作家,他的文字被看作法语的典范。经福楼拜老师的倾囊相授,莫泊桑成为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在10年中创作了300余部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本旅行游记,大量杂文评论。

  这段经历正应了那句老话:名师出高徒。究竟这位福楼拜老师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教出这样一位大作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莫泊桑一起去聆听大师的教诲!

  二、精读

  出示学习要求:

  仔细品味福楼拜老师的三次教导,思考三次拜师,莫泊桑各有什么收获,对你有什么启发。对于感触深的部分,作上批注。

  2、学生自学

  3、讨论交流

  第一次

  (1)学生谈莫泊桑的收获兼谈自己的启示、体会。

  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不生动,是由于自己的功夫还不到家。要想使功夫到家,必须勤练习,肯吃苦。

  (2)谁能把第一次拜师的情景展现给大家?

  指导朗读对话,抓住提示语

  莫泊桑:抓住“坦白”一词体会莫泊桑的坦诚。

  抓住 “急切”一词 莫泊桑急于寻求提高自己写作功力的有效途径,心情迫切,说明他好学上进。

  福楼拜:抓住 “直截了当”一词体会福楼拜能一眼就看出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3)总结:朗读展现了莫泊桑与福楼拜师生二人一个虚心求教,一个直言不讳。

  第二次

  (1)谈莫泊桑的收获兼谈自己的启示、收获。

  要仔细观察事物。观察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2)当时莫泊桑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福楼拜老师的话是否让他豁然开朗?他还会觉得马车很单调,没什么好写吗?

  学生想象说莫泊桑会怎样去写马车。如去描写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分别是怎样走。烈日炎炎下的马车和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等。

  (3)这是一段多么富有启迪的教导,让我们把它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指导朗读: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莫泊桑的错误看法,特别是后两个“不”字连用并辅之以感叹号,加重了否定语气。接着连用了九个问句,它们中有作为老师的严厉,有对莫泊桑的轻微的责备,但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

  第三次

  (1)谈莫泊桑的收获兼谈自己的体会:

  结合以下重点句来理解:

  a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揭示:持之以恒的训练对于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b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写作要避免拾人牙慧,陈辞滥调、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毫无特色的毛病。举例如: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王尔德有句名言:“第一个用花比美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再用是庸才,第三个再用就是蠢才了。”,再如结合课文:同样是写梅花,吴伯萧《早》中的梅花是玉洁冰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居功自傲“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陆游笔下梅花是孤芳自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c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表现出来……

  (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于只描绘大致的轮廓。同时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举例如《水浒传》108梁山好汉)

  (2)齐读福楼拜第三次对莫泊桑的教诲。

  三、赏读 

  1、补充阅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体会莫泊桑敏锐的观察,加强理解“用画家的那种手法”

  2、总结:他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画家的笔法,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展示在我们面前。

  四、总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写好文章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笔耕不辍,把福楼拜老师的教诲运用于写作实践,才能写成锦绣文章,才能妙笔生花,记住: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你还从中明白了什么?

  2、自由交流。

  五、作业

  1、造句

  酷爱

  滔滔不绝——

  2、摘录文中你所喜欢的句子。

  3、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

  莫泊桑拜师

  肯吃苦  勤练习

  仔细观察事物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贵在坚持)

21莫泊桑拜师 篇5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难培养?

  2、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

  (用“酷爱”说一句话)

  3、简介福楼拜。

  4、指导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查找并开始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师范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默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读这一句。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

  (用“滔滔不绝”说一句话)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这些话说明福楼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小结延伸。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同桌分角色朗练读课文

  五、述说感受

  你领悟到了什么?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整理自己的感受。

21莫泊桑拜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准备:胶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后检查:

  1、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酷爱、揣摩、烙印、孜孜不倦、滔滔不绝、直截了当”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 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一、(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三、(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3、指名朗读。(读出钦佩、焦急的语气)

  六、作业

  抄写课后的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福楼拜和莫泊桑的几次对话,从而感受人物特点、品质以及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莫泊桑为了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是因为他把福楼拜的指导牢牢记在心中的结果。

  (1)、出示胶片: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

  (2)、齐读

  (3)、发问:莫泊桑把福楼拜的什么话牢牢记在心头呢?

  二、导读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画出你认为福楼拜所说的话中最关键的话。

  2、指名交流。

  (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a、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b、从“直截了当”这个词,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c、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a、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b、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c、比较: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有好多东西可写。

  d、这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9个问号,读法一样吗?

  e、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朗读。

  (福楼拜是一个既严肃又耐心的人)

  f、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a、福楼拜说的这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再次感受到莫泊桑具有什么特点?

  b、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c、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

  d、自由读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莫泊桑的表情,福楼拜说话时的提示语)

  三、小结:

  不难看出莫泊桑和福楼拜师徒二人一个是虚心求教,一个是直言不讳;一个是万般无奈,一个是循循善诱;一个是勤学苦练,一个是悉心指导。

  引读: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                      ,更加                 , 他从老师的话中懂得了,写作要                   ,                       ,                             ,因此,  莫泊桑终于写出了                             。

  四、讨论:

  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1莫泊桑拜师 篇7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学习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写作的方法。学习莫泊桑肯吃苦、勤练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批读方法,体会莫泊桑肯吃苦、勤练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收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平平常常,不吸引人)

  2、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著名作家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你们想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美吗、好!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

  板书课文题目:莫泊桑拜师

  3、齐读课文题目,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带有拼音的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可以仿照课文旁边的批注,在你读懂了的地方、你喜欢的句子或你感兴趣的地方作批注。想想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同学和老师帮助,也在书上作批注。

  3、学生交流汇报,梳理共性问题。

  ①读带有拼音的词语。注意读准揣、殊、桑的字音。指导学生写好貌、拜、陋等字的字形。

  ②梳理共性问题。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

  (2)每次各有什么收获?

  (3)他是怎样下工夫的?

  (4)从福楼拜老师的3次谈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学生交流汇报。

  3、重点指导对话部分的学习。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从读中体会福楼拜老师第一次告诉莫泊桑要仔细观察,把看到的记下来;第二次告诉他观察要细心,要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等去观察。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第3次则告诉我们如何写作。写作不但要仔细观察,还要发现特点、写出特点,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各具特色。

  四、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再次默读课文,谈谈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小练笔

  片断练习:仔细观察你生活中熟悉的人,写出他的特点。附:板书设计莫泊桑拜师文章怎样才生动仔细观察写出特点

21莫泊桑拜师 篇8

  《莫泊桑拜师》教学建议

  1、初读

  揭示课题后,先简介莫泊桑,后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写作的的呢?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解决。检查自读情况时,可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帮助正音,相机抽查一些词语的意思。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应让学生默读全文,感知大意,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他怎样拜师求教的?他拜师后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教师适时引导,扣位“拜师”这一事件,直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脉络。

  2、精读

  本文着重写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主要写了师生二人之间的对话,点拨学生弄清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两点: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努力。抓住这两条线索学习课文,便能事半功倍。然后便可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头”切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以下重点句朗读体会:

  a、“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b、“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c、“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21莫泊桑拜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时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时学习、不时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考虑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考虑: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身的作品平平经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身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安排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考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需怎样做才干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他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需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考虑: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同学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鼓励。

  五、安排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和板书: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勤学善教

  课前考虑:

  在同学学习课文过程中,试着渗透这些填空不知是否有所协助:

  课文主要写从小酷爱的莫泊桑为了,拜为师,得到老师悉心指导的事,表示了莫泊桑的精神和福拜楼的名师风范。

  “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他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句话是说写作中要防止,应有自身的。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写作之道?;积累素材;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文章紧扣,分别写了,,,重点写了莫泊桑次向福拜楼的经过,通过人物的、和等描写,分别突出了莫泊桑,和福拜楼。

  莫泊桑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引起了轰动,后著有、等六部长篇小说,福拜楼写有、等作品。

21莫泊桑拜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学。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福楼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听写。

  2、交流人物资料。

  三、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

  1、几次拜师?分别在哪里写到?

  2、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次“请教”

  1、自由读2——5自然段,看看莫泊桑怎样请教的,福楼拜如何指导的?

  2、通过莫泊桑的话体会他的困惑到底是什么。

  3、抓住福楼拜关键的话“功夫还不到家”,品味大师第一次指导的针对性。

  4、福楼拜认为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体会福楼拜就是指导莫泊桑在观察方面肯吃苦,勤练习的。

  5、感受莫泊桑“万般无奈”的心情及困惑。

  五、学习第二次“请教”

  1、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感受福楼拜的善教。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六、小结。

21莫泊桑拜师 篇11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难培养?

  2、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用“酷爱”说一句话)

  3、简介福楼拜。

  4、指导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查找并开始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师范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默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读这一句。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用“滔滔不绝”说一句话)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这些话说明福楼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5、小结延伸。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同桌分角色朗练读课文

  五、述说感受

  你领悟到了什么?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整理自己的感受。

21莫泊桑拜师 篇12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时,从莫泊桑这一个人物入手,让学生说说:“莫泊桑三次拜师,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去请教福楼拜的,每次莫泊桑都有什么收获?”这样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之外,其实也是在指导我们学生写作。可以说,莫泊桑写作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同学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两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性的话题:一是让学生说一说我们操场的千变万化;二是让学生从两位学生写的完全不同的两段话中,去发现和体悟写得好的原因和我们平时观察所存在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同学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我们身边可写的东西很多,平时要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即使是平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只要善于观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一定有东西可写。写作的过程中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的文章别人读来就不会产生歧义。可能是由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进行到这一部分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似乎活跃了很多。当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不断完善、共同生成的过程。我渴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来。因此,我们需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的教案

21莫泊桑拜师 篇13

  《莫泊桑拜师》教学片段

  学习《莫泊桑拜师》第一自然段,了解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师: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请你用两个词语概括出拜师的原因。

  生:平平常常

  生:没有特点。

  师:这段话中介绍原因时,用到了四个词语:酷爱、孜孜不倦、平平常常、焦急万分,再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可以改成什么词?

  生:平平常常可以改成普普通通。

  生:酷爱改成热爱。

  生:孜孜不倦可以改成夜以继日。

  生:焦急万分可以改成心急如焚。

  生:平平常常可以改成平淡无奇。

  师:再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和原句比一比,品味一下,这样改后和原句有什么不同,用哪一个词好?

  生:酷爱是非常热爱的意思,热爱的程度轻。

  生:孜孜不倦主要是说莫泊桑写文章很认真,而夜以继日主要是说坚持,不符合课文的意思。

  生:平平常常的意思是平常,用平平常常来说给人的感觉更加平常、普通。

  生:平平常常也可以用普普通通和平淡无奇。

  生:用焦急万分没有用心急如焚好,心急如焚更能体现莫泊桑的焦急心情。

  师:我们再来读读,看究竟哪个词更急。

  生:心急如焚。

  师:通过反复的朗读比较,我们现在可以确定:酷爱、孜孜不倦不能改动,还是原文比较好,平平常常可以改成平淡无奇,焦急万分如果改成心急如焚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再好的文章都是可以继续修改的,文章会越改越好。我们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也需要不断地修改。

21莫泊桑拜师 篇14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造句。

  酷爱     滔滔不绝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附板书:

  10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

  勤学             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