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2023-08-10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

  温故知新

  1、辨字组词

  俏( ) 庞( ) 烤( ) 巷( ) 谥( )

  峭( ) 宠( ) 拷( ) 港( ) 谧(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近义词

  静谧(  )(  )  娇小(  )(  )

  勤勉(  )(  )  僻静(  )(  )

  3、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1)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  )吧!

  ☆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虫音乐家们(  ))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  ))流了出来。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英咀华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血(xuè xiě )脉  曲(qū qǔ )径  负荷(hè hé )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天涯海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胜负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该如何理解。

  4、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省略号前的横线上分别补写上一个句子。

  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2

  草虫的村落

  课前活动:

  师:知道“牛”这个字吗?你给“牛”组个词

  生:老牛、斗牛……

  师:谁知道四个字的成语?

  生:对牛弹琴

  生:小试牛刀

  师:多好的词啊,今天这个会场就是同学们小试牛刀的场地。再送给你们一个词:牛气冲天,咱们就牛牛地上一节课。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还记得11月12日我们的约定吗?我们一起走中国台湾的作家郭枫写的《草虫的村落》

  生:读课题

  师:课前这一课大家预习了是吗?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明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师:你第一个举手,就请你。

  生:我找到的是——(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谁跟他找到是一样的,(大部分学生举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课件:出示句子

  师:老师增加了一点难度,能把课题和这句话合在一起把主要意思说一说吗?

  生: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进入六年级不久,就能快速浏览时,捕捉到重要的信息,真是了不起的能力。出示课件1、10、11自然段。文中还写了三段这样的话,谁敢自告奋勇地读一读。指名读三个自然段。

  师: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生: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看见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师:一定有什么奇异的景象。

  生:他为什么又跑到田野里?

  师:你想知道,你想去看一看。老师也是这么想,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来到田野,一呆就是一个下午?这个草丛里一定有什么奇异之处吸引着他?拉着我们的小手一起走进草虫的世界。今天我们就当这里的游民。

  生齐读

  师:在小虫世界里究竟蕴藏着什么?认真听,仔细想

  师范读课文

  师:你走进村落,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自己变小了,越来越小了,变成了虫子……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走进去,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师:有些同学读着笑起来了,我知道你已经走进去了,请你读一读,好吗?

  生:一女生读

  师:多调皮的语言、多伶俐的声音啊,读得非常精彩,尤其处理这段中的“傲然、左冲右撞”这两个词的时候,体现了游侠的形象。

  师生一起读这一自然段

  师:(比划左冲右撞的手势)看着老师的手势一起读

  生读

  师:大家想一想,在身高高于他数十倍的森林里左冲右撞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呢?你在森林里行走过吗,联系着想一想。

  生:他可能会遇到坎坷的石头

  生:还可能有小溪阻拦了他的去路

  生:有比他大的虫子妨碍他。

  师:走这条路还真就不容易,文中还真有个词说明了不容易,是哪个词?

  生:终于

  师:让我们把这些词放在文中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这一段。

  生齐

  一女生读

  师:她的朗读让你的感觉到这个游侠怎么样?

  生:很勇敢

  生:坚韧不拔

  生:有恒心,迷路不放弃,坚持

  生:有毅力,一直找到自己的家

  师:不愧是侠的风采。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段。

  生再齐读

  师:他和同伴之间到底是怎样打招呼的呢?谁能和老师打声招呼。

  师生打招呼

  师:刚才我们打招呼的样子,就是书中一词语的意思。

  生:寒喧

  师:寒喧本来是见面问冷暖的意思,后来就是打招呼的意思。读读这个词。

  师:甲虫一个劲儿地往前走,到底是干什么呢?读读这段话,能不能读明白?

  生读书

  生:肚子饿了找东西吃。

  生:她回家探亲……

  师:这只娇小的小虫和游侠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是妻子,妻子在家里等着他……

  ……

  师:游侠云游数日,历经千辛万苦回来了,亲人见面不说话,而是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你知道这意味深长的对视包含着什么吗?

  生:包含了情,我好想你啊,

  生:可能还包含责备,责备出去那么久了,为什么不带我一起去呢?

  生:我觉得包含了对他的期待

  师:接同学所说的,有一词就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啊!师板书

  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般情,万般意,都凝聚在这对视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读。

  生读第四段

  师:当我们在村落里看到这一切,不禁赞叹(课件出示)读

  生读“原来在小虫子的世界中,蕴藏着多( )啊!

  师:那么在小虫子的世界里到底还蕴藏着什么?用刚才的读书方法,什么方法呢?抓住重点词和句子联系生活实际想像,自由读五到八自然段,看看在草虫的村落里还蕴藏着什么,我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把有感受的句子画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勾画)

  师:听过这样一句话,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后,就不只一个思想,我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

  生:在第五自然段中蕴藏着智慧。学生板书“智慧”

  师:他从草虫中看出了智慧,还有什么地方看出了智慧?

  生:我从第六自然中的音乐,说明虫子的世界里的也有音乐……

  师:这是另一个方面,这个问题先留着,一会儿再交流。

  生:我知道他们分工明确,很合理。

  师:联系生活想想草虫的世界还有什么工作?

  生:还有寻找食物的

  生:还有争地方

  还有思想家

  还有接待外来顾客的

  还有清洁工

  还有老师

  还有一群音乐演奏者

  师:同学们你们也是一群有智慧的人

  师:灵泉是什么,你了解吗?

  生:是有灵性的泉水

  师:作者在这把虫演奏的音乐比喻成灵泉,让我们演奏的音乐怎样?

  生:非常独特的、优美的

  师:课文中说不是音乐,而是有——

  生:音韵

  师:读这个词

  生读词

  师:真美,再读一下,读一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生读“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

  指名读这句话

  师:真美,大家一起来

  师:这位同学是怎么读书的,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为什么这么闭着眼睛读?

  生:闭着眼睛想像自己就是一只小甲虫。

  师:你是全身心的投入的

  师:这天籁之声,经过大家的这番演绎,更美了,难怪他会发自内心地说——

  课件出示句子:“此时……演奏出来的。”

  生齐读

  师:你们的语言感觉非常好,把“只有、才”强调了一下。为什么强调呢?

  生:是独一无二

  生:会给无尽的遐想

  生:美得让人丢了魂似的

  自己练习读一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他的发言很精彩,让我们来听一下丢了魂似的读书。

  一学生读

  师评价。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中国的语言真是有无究的魅力,刚才你把“只有、才”的感觉读出来了,句尾的感叹号也读出来,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友好,蜥蜴来了,甲虫友好地迎接他们。

  师:你能把这种友好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一个学生写板书:友好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是否可以听出他们迎接的样子。

  生:可以

  师:我从你的朗读声中我看到了一丝快乐和友好。

  生:从这句话中,看出甲虫把旅途的疲倦抛到九霄云外。

  师:你们从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能看出什么吗?

  生:不会食物短缺。

  生:勤劳

  师:文中有一个勤勉,如果让你在黑板上写,写哪一个?

  生:勤勉

  师:为什么?

  生:勤勉就是勤奋勉力,勤奋的时候还要勉力自己。

  师:这节课,谁想有胆量表现一下自己,上板写写“勤勉”这个词。

  师:谁能把勤勉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是什么力量让你读得这么有感情呢?真好啊!

  引读板书

  师?你发现了吗?草虫的村落就是什么?

  生:是快乐的天堂

  生:就是把烦恼丢弃的地方。

  生:是一个游乐园

  生:在我眼中,就是一个世外桃园

  师:在老师的眼中,草虫的村落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今天我更愿意用省略号来带代替我们之间彼此之间的想法,每个点就表示大家的智慧的亮点。向往之情没有终结,想到这,难怪作者——

  学生接读课文第1、10、11三个自然段。

  好了,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走进作者想像的世界。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说课]及课文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一股素雅温馨的自然风裹挟着鸟语花香,虫鸣犬吠,月光鱼影扑面而来,清山秀水的诗情画意,草虫世界的奇妙和谐刹那间把我吸引了。

  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领略着大自然的丰姿,在李汉荣、赵丽宏、郭枫、曹敬庄四位作家的引领下,我们突然打开了一扇奇异独特的大门,一直通向我们和大自然的心灵深处——

  这组课文的呈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人类,终于学会了把自己放得卑微渺小些,以大自然普通一员的身份,以欣赏、敬畏的心态看待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山中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朋友,亲密无间;原来山雨是一曲无字的歌谣,韵味无穷;原来草虫的村落是一片快乐的天地,奇异无比;原来索溪峪的野性天成,魅力无限。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思绪,细腻的笔触感受着自然万物,在大胆奇特的想象和丰富多彩的联想中,揭示出人与自然相处的简单道理:赋予万物以人性,实现心灵的交融,就能创造出美好和谐的境界。

  感受着作者们的奇思妙想,揣摩着编者们的匠心独运,我由读者转化为教者的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要引领孩子们依据《草虫的村落》这篇语言材料感悟文本,培养情感;迁移写法,形成能力。在这两个目标的处理上,我曾经试图以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丰富想象和如何表达独特感受为切入点统领全文,但是很残酷地失败了。我还尝试在40分钟的课上既让学生感悟文本又要总结写法,同样也失败了。深入地思考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不能带领学生进入到作者所给我们展现的草虫的奇妙世界,如果不能先对作者的写法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所吸引,能力的迁移是无法提及的。因此,我的目标就单一简明了,前四十分钟仅以感悟文本培养情感为主;通过整合,有详有略,简约教学内容;先扶后放简化教学环节;紧扣语言文字,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简便教学方法,追求实效。刚才展现的就是基于此种考虑上的设计。在这里,有两个值得一说的设计花絮。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环节,原本是有一段和我的文字描述绝配的音乐,那堪称是我的滴血之作。但在试教时发现学生更多的是注意了那段音乐,描述的也是音乐反映的内容,而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再创造却大打折扣。于是,我忍痛割爱,放弃了那段音乐。毕竟这是语文课,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而并非对音乐的感悟力。课堂上,我对预设的板书进行了改变。原本在省略号的位置我要书写“和谐的世界”五个字,之所以有如此的更改,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们对草虫村落的理解没有结束,对草虫村落村民生活状态的向往没有终结,更希望追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个让学生带着收获更重要是带着深层次思考离去的润物无声。第二课时,我将依据“草虫的世界如此和谐,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依据“在草虫的村落里你还看到了谁在干什么?从他们的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想法?”来引导学生想象、表达,以虫眼看世界,书写他们心中有情有意的虫子天地。

  一杯喷香的茶,我们细细品味,会悟出茶的神奇;一篇隽永的美文,我们细细品味,会品出它的深远,而一次大赛的砺炼,我细细品味,会品出它的责任。我来自一所以“留学生之父”容闳的名字命名的珠海容闳学校,在参与这次比赛的整个过程中,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多学习快提高,因此,特别诚恳地希望得到诸位专家和同行的指点,我有责任提升,因为我深知一位老师,优秀背后的最终受益者永远是他的学生。

  附课文:

  草 虫 的 村 落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小的草茎变为粗大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轻俏地披着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呵!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呵!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3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 (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 (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 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4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 理解内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地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村落里的虫子是怎样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准备:

  走进草丛,观察虫子们的生活

  设计理念:

  调动孩子生活的体验,走进虫子的世界,与作者感同身受,感悟生命。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细读感悟。

  1、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想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

  生:我知道作者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是在静静地体验虫子的世界。

  师:对,田野是静静的,作者的心也是静静的。

  生:一个“又”字告诉我作者这样做不是第一次了。

  生:那个“躺”字让我感受到作者是喜爱田野、喜爱大自然的,他乐意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2、 齐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师: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生:能引起下文。

  生:它告诉我们这“粗大的森林”是作者的想象,这句话是作者想象的开始。

  师:文中还有像这样的句子吗?

  生:有,比如---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我知道这是虫子们艰巨的工程。

  生:还有这句---这是街道,这是小巷。

  生:还有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是这样的句子。

  师:这样的句子都起着-----生接:引出下文的作用。

  师:是的,这样的句子向我们提示了作者观察的线索,使我们能跟随作者的想象去参观草虫的村落。

  3、 学习2----6自然段。

  (1)师:默读课文的2---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这次奇异的游历中看到了什么?你从这些看到的景象中体会到了什么?你可以从虫子的角度去体会虫子们的生活怎么样,也可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情。

  (2)生默读,画记,批注。

  (3)小组交流读书所得。

  (4)全班交流汇报:

  生1读:一队队虫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以至我不能发现……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我从中体会到草虫们工作的辛苦,我从“用前肢推着大过自己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这句话和“行色匆匆”这个词上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但因为它们对家庭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所以它们任劳任怨。

  生2:我想它们一定是快乐的,因为它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家庭的幸福。

  师:是的,作者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产生了疑问------

  生接着读----它们的担子是沉重的,更重的是它们对于家庭的责任吧?要不,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如此勤勉地奔忙呢?

  师:这样的两个问句写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作者的疑惑,是作者在思考。

  生:我觉得它能使读者产生同样的疑问,引发读者同样的思考。

  师:真好,再读读这两个问句吧。

  生1读: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吸引了……于是,优美的音韵,便像清泉一般地流了出来。

  我感受到虫子们的生活是快乐的,有趣的,而作者也深深地喜爱这些小生命,喜爱它们发出的声音、创造的音乐。

  师:作者的喜爱集中体现在哪一句上?

  生: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吸引了。

  生2:我认为应该是这一句:于是,优美的音韵,便像清泉一般地流了出来。正因为作者喜爱这些小虫子们,他才会觉得振翅的声音是优美的音韵,像清泉一般。

  师:多美的体验啊,能读一读吗?

  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生1:一只小虫,生着一副坚硬黑甲的小虫……如果我能懂得它们的语言。

  我觉得虫子们是很有礼貌的,我们人类如果遇到陌生人,一般都是不打招呼的,但虫子们却互相问好,我想作者一定很喜欢它们这种和谐的生活,也很向往自己能成为它们中间的一员。

  生2:我从这里感受到草虫的村落是美好的,那位“游侠”是游走四方、四海为家的,可它却选择这里定居,说明草虫的村落对它很有吸引力。

  生3:就算是迷失了方向,它也还是能“左冲右撞”地找到回家的路,我想它一定是一位思乡的游子。联系下文,我可以知道它是家有娇妻的,于是我也能体会到它内心的那份回家的急切。

  生4:我从这里知道虫子也会说话,它们互相打着招呼,好像它们也会各国的语言,也有老师为它们指导。还体会到作者也想变成一只虫子,去体验虫子们生活中的精彩:晚上有蟋蟀大哥的演奏,白天有青蛙兄弟的忙碌,还有蜥蜴博士发现的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奥秘,说一说天气,聊一聊家常,这样的生活多令人向往啊!

  师:孩子们,像你们这样,把自己变成文本中的角色,去与角色感同身受,这真是读懂课文的一种好方法!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段落。

  生1:在许多同类虫子之间……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中去。

  我感受到这只小娇虫一定是在日日夜夜地盼着心爱的人归来,我也感受到她看到“游侠”那一刻的欣喜与激动。

  生2:我想作者一定是在用心地观察,而且观察得仔细,不然他怎么能辨别出那位游侠与娇小的虫子的关系呢?

  生1:有庞然大物蜥蜴,在它面前……它背着几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

  虫子们的是和谐的,就算是蜥蜴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会对草虫的村落构成威胁,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能进行和善交流的朋友都越来越少了,作者一定非常羡慕这草虫的村落,希望人类的世界也能像草虫的村落一样和谐、快乐,没有战争。

  生2:虫子们应该是有天敌的,充满了斗争的残酷,但这样的一幕却让我看到了虫子世界和平友好的一面。

  生:我完全迷惑了,我不知道在小虫子的脑海中……有各个专门的虫子担任。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我感受到虫子们和我们人类相比,除了不会说话,它们也是非常聪明的,这段话让我看到了虫子们非凡的创造力,也让我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重的,哪怕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虫子!

  师:说得多好,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重的,哪怕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虫子!孩子们,句末的省略号是否引发了你无限的联想?在这草虫的村落,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拿起你的笔,把你能看到的写一写吧!

  三分钟练笔。

  交流:生1:你看,那丛野花下,甲虫老师正给小虫们上课呢!那边的两棵大树下,一群甲虫音乐家正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演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演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多美的音乐会!

  生2:你瞧,在密密麻麻的草丛中,突然走出来了一只黑甲虫,正所谓“患难见真情”,看来这只重情义的甲虫是想“路见不平,拔相助”了。

  生3:看,那棵大树下,一只长触须的虫子站在青草尖,用触须点点这,碰碰那,好像在说:“放哪儿好呢?这儿,不行;那儿,不对……”它的不远处,屎壳郎大叔正在大街上清扫着垃圾;蜘蛛测绘工则正忙着用长长的丝线把这个村落的地形画出来,出版给大家;而那只花色斑斓的圆虫姑娘,则正为呆会儿的舞会精心地做着打扮呢!

  生4:咦,那条整齐的队伍在干嘛呢?原来是蚁逻巡兵在大街上巡逻;你闻,从草丛那边飘来一股青草香味,原来是圆虫大婶在为她的孩子们煮青草沙拉呀!

  ……

  三、 再读课文。

  1、师:作者用这么丰富的想象、这么生动的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和谐、幸福、美好的草虫的村落,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你对草虫村落的喜爱之情吧!

  生多种形式比赛朗读。

  四、 体会写法。

  师:同学们,读完文章,我想,你们的心里一定也在暗暗地奇怪吧: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常见到的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

  生:因为他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生:因为他对这些村落里的小生命有着无比的喜爱之情。

  生:因为他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使文章的内容读起来更加生动,更加令人向往。

  ……

  师:是啊,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聆听,你会惊喜地发现,哪怕是一只小小的甲虫的翅膀上,也会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板书: 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

  和善友谊 爱草虫

  奇异的游历 甲虫音乐家 爱大自然

  勤勉奔忙

  作业:1、背诵课文。

  2、运用幻化想象的方法,写一篇小动物的观察日记。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5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充满了童趣的文章,作者以一个孩童的眼光记叙了一次游历草虫村落的过程。

  虽然这篇文章学生很感兴趣,但是,以往我的教学中并没有抓住孩子感兴趣的切入点,将孩子们引入草虫的世界里,了解虫子的生活习性,感受虫子的喜怒哀乐,体味文本的独特魅力。因此,这样好的课程资源由于我教学设计的问题,并没有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既没有进行有效的文字训练,又没有让孩子们受到热爱大自然的熏陶。

  这课的教学在我非常矛盾的情况下不紧不慢地开始了。

  读课文,学生字新词,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将课文分段。此时,只剩下几分钟就下课了。于是我安排孩子们讨论:课文中叙述了草虫世界的哪几个场景?你最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请在书上批注你的体会。孩子们的学习很专注。

  没想到,我随意安排的这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第二堂课,我索性引导孩子围绕孩子们喜欢的场景展开了学习。

  孩子们最喜欢的场景是虫子开演奏会的场景。我就从这个自然段入手带着孩子们学习。于是我带着孩子从三个方面体会了虫子演奏的音韵美和背景美。“优美的音韵”“灵泉”“优于”“只有”这些词语为我们描绘了音韵的美。并且,我还引导孩子们体会了作者独特的想象力。“紫红”“烘烤”这些词写了那丛灌木的美丽,并且我让孩子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当时演奏的场景,孩子们进行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补充。最后,让孩子们用情朗读。

  每个场景如果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的话,那孩子们一定会觉得有些厌倦。每个场景我抓住了不同的重点让孩子们去学习去体味。

  比如,虫子搬动食物的场景里,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孩子们的想象也非常有创造性。

  欢迎远客的场景中我让孩子们体会了虫子和人一样,有人的感情,友好好客。小圆虫吸引了黑甲虫的场景里同样我让孩子们体味了虫子和人一样,有人的感情,爱好美好的事物。同样游侠归来的场景中,也让孩子们体味了虫子有人的感情,知道什么思念什么是牵挂。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学习,孩子们对虫子普遍有了好感,认为虫子非常可爱,非常有趣,和人一样,有情有义。

  在教学中,我也和孩子们一样,情绪非常兴奋。我觉得自己不是老师,而是一个孩子,对虫子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渴望走进虫子世界,去了解虫子的更多方面。

  和孩子们学完这课,感慨颇多。虽然我们是不太年轻的老师,但是,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亮着一双童贞的眼光,这样我们能发现更多的美好,更能让我们的课堂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昨天晚上自习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写写对我的建议和想法,有两个孩子写到他们以前不喜欢语文,但是这学期却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顿时让我觉得异常满足。当一位能改变学生老师的,是我最大心愿。虽然我对他们的改变并不一定能改变他们的未来,但是,让他们的记忆中有了这样一段美好的回忆,也是值得的!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6

  【教材简析】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在表达上颇有特色的散文。作者郭枫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他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设计理念】

  郭枫先生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趣盎然,读后有身临其境、乐而忘返的感觉。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因此,教学本课,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光盘。抄有生字词语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的网》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提前一周观察小虫的世界,把观察到的感兴趣的内容适当记录下来。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趣

  1、播放美国影片《虫虫危机》的片段。

  2、说说观后的感受。

  谁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

  这是美国影片《虫虫危机》片段。《虫虫危机》取材于伊索寓言《蚂蚁与蚱蜢》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昆虫世界的冒险之旅。蚂蚁飞力历经辛苦,终于在昆虫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恶霸蝗虫。能说说你观看了这一片段后的感受吗?(情趣盎然,感觉自己好像身临其境;原来虫虫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精美的动画效果,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虫虫的课文,打开书7页。板书课题:草虫的村落。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词自学情况。幻灯片出示生词:

  静谧 亲戚 寒暄 俏丽 烘烤 勤勉 音韵 僻静 亲吻

  熙熙攘攘 庞然大物 大街小巷

  (1)、指名逐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帮助解决。

  3、在草虫的村落里散步,你发现了什么?哪些情景、画面令你印象深刻?试着给不同的画面去个标题。(归来的游侠 幸福的迎接 来客人了

  动听的演奏 勤勉的劳作 不同的分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为后面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作必要的梳理和铺垫。)

  三、深入村落,与虫同乐

  课文的结尾说“我发现了草虫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是多么得意啊”。是啊,小虫的快乐天地低给我们多少惊喜啊。让我们也深入草丛,去感受小虫的快乐,感受小虫带给我们的惊喜。

  默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要走进小虫的世界,必须先读懂小虫的语言,包括它们的肢体语言等。哪些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交流:

  1、“归来的游侠”一段:

  (1)你也觉得它是个“游侠”吗?从哪儿感受到的?(傲然前进 左冲右撞 或者是相关的句子也可以)

  (2)、真像个英勇的侠士啊。如今侠士远游归来了,你想它跟它的村民会有怎么互相打招呼?(师:原来,它们是这样互相“寒暄”的。顺势理解“寒暄”。这样的寒暄,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这样浓浓的乡情肯定会温暖这个游子的心。)

  (3)让我们也跟这个可爱的小甲虫寒暄几句吧。(小甲虫,你从哪儿云游归来呀?做了哪些行侠仗义的事,给我们说说,好吗?)

  (4)读出游侠甲虫的神气。

  2、:“幸福的迎接”一段:

  (1)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甲虫吗?

  (2)那只娇小的甲虫是谁?从它们意味深长的对视中,仿佛听到它们在说什么?

  (3)小结:也许是娇小可人的妻子在迎接远归的丈夫,小甲虫是多么幸福啊。原来,英雄也有温柔的一面啊。

  3、“来客人了”一段:

  (1)这样驻足观望的目光我们人类熟悉吗?在哪儿能碰到?(师:看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不光是我们人类的专利啊。从“驻足观望”中,我们感受到了它们对圆虫的羡慕、喜爱。)

  (2)读出这种羡慕。

  (3)谈得很投机,会谈些什么?这样的情景我们熟悉吗?{师:看来是这里热情好客的村民吸引了远方的来客。}

  4、“动听的演奏:一段:

  (1)听到这样的音乐,我们会怎样?(鼓掌、赞叹、惊叹)

  为什么?(演得那样全神贯注,而且这种音乐只有昆虫才有。)

  当我们用心倾听的时候,会发现昆虫的鸣叫是动听的音乐。就像《时代广场的蟋蟀》中那只举办个人音乐会,震惊了整个纽约的蟋蟀一样。

  (2)动情朗读。把这美妙的音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5、“村民的劳作“一段:

  是什么了力量使它们勤勉地奔忙?(母爱的力量、求生的力量、对生活的热爱)

  小小的虫子,也能这样认真、勤勉地生活,没有一种力量、精神的支撑是做不到的。看来你们真的是读懂了这些小虫的心思啊。

  6、“不同的分工”一段:

  (1)你读懂了小虫子的哪些智慧?(不同的分工,能胜任和人类一样复杂的工作)

  (2)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小虫惊叹:它们用小于人类几万倍的身躯,从事着和人类一样复杂、创造性的工作,真了不起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全文的重点和精髓,主要是通过好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适度为课文补白,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同时感受昆虫世界的精彩,从昆虫身上领悟生活的真谛。在次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适时联系、推荐世界儿童经典作品《时代广场的蟋蟀》,为学生开启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回归全文,提升快乐

  1、你觉得生活在村落中的小虫快乐吗?为什么?

  原来,小虫有着和人类一样精彩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感。

  这种快乐是谁创造的?

  2、作者快乐吗?快乐来自——(“又躺在……”)

  这“又躺在”说明对生活的发现,对美的发现不止一次,还说明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观察细心,有一颗诗心。

  3、在作者的眼里,昆虫的世界是美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更可贵的是,他还那么热切地把这种美传递给我们,与我们分享。

  朗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学语文的过程,不光为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言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人:美是需要用心才能发现的;美好的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在昆虫的世界里徜徉,我们发现了生活的乐趣、生活的真谛,这也是读书的最大收获。)

  【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归来的游侠 幸福的迎接 来客人了

  动听的演奏 勤勉的劳作 不同的分工

  乡情 亲情 劳动 创造快乐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7

  一、说教材

  《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等词语。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情感目标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四、说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

  五、说教学准备:课件

  六、说教学时间:2课时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

  七、说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台湾作家郭枫的文章《草虫的村落》。

  (二)、出示新词,指名朗读。

  (要求字正腔圆,发音清晰准确。重点指导“演奏”“行色匆匆”的读音,指导“谧”和“巷”的字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交流: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提出疑问,引发探究。

  为什么这些我们常见的草丛和虫子会在作者的笔下是一座奇妙而且快乐的村落呢?

  (五)、精读全文,感受交流。

  (学生读划的句子,谈自己的分析或体会。老师重点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指导点拨)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这个音乐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听演奏会有怎样的感觉?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同学们,正是因为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感受地表达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8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郭枫 著名诗人,作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他的散文集有很多,如《早春花束》《老家的树》《海之歌》等。论文集有《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自主学习】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mì xiǎo xiàng qiào lì dòu hào qín miǎn

  ( )( )( )( )( )

  páng rán dà wù hōng kǎo yīn yùn qīng wěn

  ( )( )( )( )

  把上面的词语再抄一遍:

  2、你知道课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吗?

  游侠—— 村落——

  远房亲戚的住宅—— 南国的少女——

  茂盛的森林—— 两棵大树——

  音乐演奏者—— 街道和小巷——

  测气候者和工程师——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总体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村落”本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文里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问题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组合作准备,演一演这位游侠吧.看哪个小组最棒!

  问题三:“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问题四: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试着写一写.

  【练练测测】

  1.瞧,一只只可爱的甲虫正慢悠悠地爬着,你认识它们吗?快拼一拼,写下来。

  jìng mì qín mi?n yīn yùn qiào lì qīn wěn màn yóu

  2.这些小生灵多可爱呀,你来描述一下吧!

  写样子:( )的彩衣 ( )的小圆虫 ( )的黑甲虫

  写活动:( )地奔忙 ( )地往来 ( )地交流

  写神情:( )的目光 ( )地对视 ( )地振着翅膀

  二、理解课文填空。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 )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 )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了,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

  1、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四字词。

  2、我从“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这个句子里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它们在交流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9

  设计说明:

  《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本篇课文第从第2自然段“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点出了行文的线索,“奇异”则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第3自然段写游历的第一场景:小甲虫迷路的森林;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写了第二场景:也就是作为课文主体的“草虫的村落”。这里的“角色”很多,有英勇归来的黑甲虫,有熙熙攘攘往来的黑甲虫村民,有好像南国少女的小圆虫,有庞然大物蜥蜴,有一群作为音乐演奏者的黑甲虫,还有负责气象观测的、忙于建筑设计的各种分工不同的虫子……第三层是末尾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板书正是依据作者这种严谨的结构,用先追随一词拉开行文的开端,用“奇异”概括草虫村落的总体特征进行板书,然后用箭头将作者在草丛村落的所见按照游历过程进行标序。其实是作者整个游历过程的浓缩。而后的填空则是作者在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后产生的奇妙的想象,想像的空间是广阔的,我们不能压制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因此用括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想像。最后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来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小生物的喜爱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迷路的黑甲虫       (               )

  草

  丛         花色斑斓的小圆虫    (               )

  追随——奇异的游历  的

  (特征)        村         庞大的蜥蜴           (              )

  落

  振动翅膀的甲虫       (              )

  行色匆匆的甲虫       (              )

  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作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其中的两题完成)

  1、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2、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3、根据作者在草虫村落游历的过程,出一份手抄报

  设计意图:用选择的形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差异,并且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丰富,有积累有运用有设计有创意,有动笔有观察有写作方法的迁移有行文思路和内容的直观设计,使学生兴趣盎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0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夏夜虫鸣的声音以及画面。要求学生静静聆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点评:上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夏夜虫鸣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草虫世界的静谧和神秘,激发了学生探究草虫世界的好奇心,为学习课文埋下伏笔,同时,教师提出的“静静的聆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的要求,是本单元写作训练的重点,开篇点出也点明了略读课文具有巩固写作方法的功能。

  二、检查预习

  1、良好的预习是我们课堂上高效学习的保证,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请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这篇课文的?(交流汇报)

  2、检查预习:

  ①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课文,把生字、多音字读准确,句子读流畅。(简单评价)

  ②简单谈谈 “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点评:这一环节安排的内容是课前预习(导学),检查反馈,即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方法,又了解了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是在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一环节的安排也使学生在交流预习的过程中解决了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为进一步有重点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这一环节主要有学生自主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看看“草虫的村落”在哪儿?跟随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都看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将画出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在小组内交流: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整理交流的主要内容,推选中心发言人参加集体交流。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全班交流,共享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理解以下的内容)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看看草虫的村落在哪儿?跟随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都看到了些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

  a、你从草丛中看到了什么?

  b、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重点交流: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引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指导朗读)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4、指导朗读(各小组朗读比赛,读出作者想象、描写的意境。)

  点评:在略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认为略读就是初知大意,所以、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往往马马虎虎,草草了事,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成了过眼烟云。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马老师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了有层次的阅读。在略读教学中不光让学生略读初知大意,还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同学们的收获是什么?

  2、师生交流,概括:(大屏幕出示:方法导航)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观察过什么?

  4、请同学们观察一种动物,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点评:略读教学有两大功能:一是巩固迁移功能;二是拓展延伸功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在内容上、思想上、文体上、方法上有所拓展,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提高,把精读课文中知识、能力、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使学生走向更加自主、更具有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马老师的设计总结了本课乃至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为学生创设了拓展的空间:观察小动物,描写小动物,将将学到的知识、能力迁移到写作实践中,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大胆想象,这位游侠可能干了些什么?

  b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②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4)交流反馈

  板书:

  坚硬黑甲的小虫

  花色斑斓的圆虫

  奇异的游历——草虫的村落紫红色的果实陶醉于自然

  行色匆匆的小虫忘情于自然

  红斑鸠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2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

  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

  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

  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

  1、搜集本文作者资料郭枫的资料,了解作者

  2、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

  (1)划出文中生字词语,读熟,记住字形,选择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草茎(jīng jìng )洞穴(xuè xué)散布(sàn sǎn)散聚(sàn sǎn)

  (2)补充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左冲右( ) ( )深长( )然大( )行色( )

  还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白?请写出来

  (3)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A.“草虫的村落”指什么?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吗?

  B.在这个“村落”里有哪些“村民”?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C.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4、上述问题中不明白的打上“?”

  5、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请你写出来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走进《草虫的村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简介本文体裁:散文

  二、轮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

  (1)指导学生把读得不熟的句子读通顺。

  (2)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正音,读出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并在文中注音,联系课文句子多读几遍。

  草茎(jīng jìng )洞穴(xuè xué)散布(sàn sǎn)散聚(sàn sǎn)

  3、指导记忆字形:谧巷

  (1)提示学生注意:

  “谧”右面不要写成“益”;“巷”第八笔是“横”

  (2)在练习本上各写三遍

  4、预习中的词语只填空,理解意思随课文赏析时随机进行。

  左冲右( ) ( )深长( )然大( )行色( )

  还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白?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

  5、“草虫的村落”指什么?(草虫的洞穴)文中写了哪些草虫?

  三、抓住线索、理清结构

  1、把作者引进这座村落的是什么?(一只小虫)课文哪几节写了我的游历?(2——9节)

  2、速读课文2——9节

  (1)思考:

  这只小虫带我走过了哪些地方?画出表示游历地点的关键词。(森林——小丘——街巷)

  (2)读文后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弄明白这部分作者讲了两个场景:

  “森林”(第三节)是我游历的第一场景,“小丘”“街巷”(4——9节)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游历的第二场景。

  (3)第2节跟3——9节有什么关系?(对游历的概述)

  3、文章第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起)最后一节写什么?(抒发感情,表达自己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过渡: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作者在第一场景中是如何“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的,是怎样开始自己“奇异的游历”的。

  三、理解第一场景

  1、指读第三节,听后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你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第二节与下文的关系来回答)

  3、小虫的世界真是太奇异了!这小小的世界里的“茂盛的森林”指什么?(茂密的草丛)

  4、指导学生抓住“仍”“傲然、左冲右撞、终于”等词体会小虫的勇敢。

  5、我随着这只小虫还看到了什么?(指读句子)

  6、小节:

  我看到小虫“左冲右撞”的样子就认为它是迷路了,看见它遇到同伴后,又觉得它们在互相打招呼。多么奇异的景象啊!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见得,这是作者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是本文最重要的一个写作特点。

  7、想象练习:

  同学们,如果看到这只小虫的是你,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你又会把作者郭枫带进怎样一个奇异的游历当中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四、课内巩固:

  1、填空:

  (1)本文先总写,又具体介绍了,最后表达了。

  (本文先总写“我”陶醉在田野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又具体介绍了“我”的奇异游历的全过程,最后表达了“我”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2)作者的目光随着,开始了自己奇异的游历。在第一场景中“我”看到迷路的小虫在(地点)里“左冲右撞”“傲然地前进”,这真是一只的小虫!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答案不求统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2、教师小结:

  迷路的小虫凭着自己勇敢的精神终于冲出了一条路,回到了自己的村落,又发生了哪些奇异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分享。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第二课“自主学习”部分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本文先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文章写“游历”时,突出了哪几个场景?(森林、村落)从第一个场景中,我们认识了一只勇敢的小虫,下面我们继续分享奇异游历的第二个场景。

  二、赏词析句,品悟课文

  (一)默读4——9节

  1、思考:作者又做出了哪些想象?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次游历的奇异?

  交流: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村子”指什么?(草虫的洞穴)“小丘”指什么?(即草丛边上的小土堆)“熙熙攘攘”什么意思?

  这里最适合草虫聚居,由此看出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2)“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里去。”

  A.“意味深长”什么意思?“良久”呢?“它们”指谁?

  B.启发想象:它们对视良久,心里在想什么?后来会说些什么?

  C.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小虫?(有情感)

  (3)“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启发想象: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

  (4)“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

  只有虫子门才能演奏出来的!”

  A.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

  B.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C.你从中体会到这是一群怎样的草虫?(会享受生活)

  (5)“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A.“行色匆匆”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草虫?(勤劳、智慧、会创造生活)

  B.你能回答末尾作者的疑问吗?

  2、文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想象?(生自由回答,只要符合要求就行。)

  3、这个场景中出现了两个省略号,你能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作者还有哪些想象没有写出来吗?

  (二)最后两节

  1、自由读文,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悠悠忽忽”“才”等词语体会作者观察的痴迷及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2、找出与“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到西洋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相照应的句子。(文章第一节)

  三、 总结课文

  1、讨论:本文与《山中访友》有哪些相同点?

  2、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都是散文;

  (2)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都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写法;

  (4)都运用了呼应的写法。

  四、课内训练巩固

  1、判断

  (1)《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都是散文,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 ( )

  (2)《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都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写法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

  (3)《草虫的村落》中“茂盛的森林”指“细密的草丛”,“小丘”指的是森林边缘的小山坡。 ( )

  (4)“大街小巷中,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用“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来比喻“南国的少女”。 ( )

  (5)写草虫的劳动生活是为了突出草虫生活的艰辛,写草虫的音乐会则是为了突出草虫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非常会享受生活。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两篇散文,一篇是写的《草虫的村落》,另一篇是写的,在《草虫的村落》中作者运用结构来写,写“游历”的全过程时又突出了“游历”的特点,从而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群的小草虫形象。五、课后拓展延伸

  1、完成练习册第三课“互动实践”习题;

  2、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3、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3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 语文

  3、课时:两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课题】

  让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材分析】

  《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的世界生动展现在大家面前。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及作文训练的内容,都是发挥想象,说、写自然界的音响或景象。这一组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组元的整体训练重点是,思想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上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通过背诵和练笔形式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并学会想象。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一片爱恋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品读探究法

  学法:探究、感悟作者的独特感受,读议结合,练笔拓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前面两篇课文中,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山中的游历,并且品味了一场山雨的美妙韵味。今天,我们大家来到森林里,伴着作者奇异的想象,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游历吧。

  l板书课题:草虫的村落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自由发言

  师小结: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表达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之情。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草虫的村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预习时碰到的生字新词。

  字词检查,朗读和理解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朗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可以用书中的词语回答。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什么地方?

  2.讨论交流: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适时出示相关句段: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师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1)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2)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也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接)——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追随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一个“快乐的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书上做批注。

  2、学生读文,交流,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1)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得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① 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2)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它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聚散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1)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2)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 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的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

  (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地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三、升华情感,写法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写成了这么美的文章呢?

  学生发言,师小结:

  1、认真观察。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四、课后拓展

  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动物,作一次奇异的游历,记录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迷路的黑甲虫

  花色斑斓的小圆虫

  草虫的村落 庞大的蜥蜴 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奇异的游历) 振动翅膀的甲虫

  行色匆匆地甲虫

  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草虫居然有村落,不光有村落,还有大街和小巷感受着作者的奇思妙想,揣摩着编者们的匠心独运,在教学中我用活动话教学的方式设计了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让学生尽快走入文本,学生在情境中自己也好像变成一只小甲虫。接着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学要有所得,通过让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最后在拓展环节读写结合,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虫子,作一次奇异的游历,进一步强调想象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是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理解的升华。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光碟。抄有生字词语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2.学生准备:提前一周布置观察小虫的世界。把观察到的感兴趣的内容适当记录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美国影片《虫虫危机》片断。

  2.说说感受。

  谁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

  这是美国大片《虫虫危机》片断,《虫虫危机》灵感取材自伊索寓言《蚂蚁与蚱蜢》的故事,讲述一段昆虫世界的冒险之旅。蚂蚁飞力历经辛苦,终于在昆虫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恶霸蝗虫。能说说你观看了这一片断后的感受吗?

  (情趣猛然,感觉自己好像身临其境;原来虫虫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虫虫的课文,打开书。板书课题:草虫的村落。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

  静谧 亲戚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烘烤 勤勉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亲吻 大街小巷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三、再读课文,了解段落层次。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你喜欢的段落就多读两遍。

  2.按课文顺序,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一人读一自然段。

  3.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2)我又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二(3-9)具体介绍我的目光在虫虫世界游历的所见所感。

  三(10-11)夕阳西下,我才醒来,心里感到很得意。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

  2.一周内想办法借到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光碟,完整地看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⒈ 听写词语10个。

  同桌互相批改,有错误的下课订正。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划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读一读。

  2.交流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先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划出的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说说你的感受。

  相机提示: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真是一只勇敢的小甲虫。具体游侠一样的品格,不服输,不气馁,终于走出了困境。)

  “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多像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啊!原来,草虫们也有着人类社会一般的生活。)

  “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这里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的妩媚多姿,也写出了虫子们懂得欣赏美的一面。写得活灵活现,小小的圆虫,也是那样的迷人!)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这句话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饱含深情地赞美了甲虫富有灵性的聪明才智。这是作者对小虫子们最高的赞美!作者此时已全身心在进入了虫子的世界,被甲虫音乐家们的演奏所深深地陶醉!)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

  (当我们置身于虫子们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丰富多彩!这里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无法抑制的喜悦。从时间上看,作者已经在虫子的世界里游历了整整一个下午,夕阳西下才醒悟,真的是被小虫子深深吸引了。)

  …………

  三、小练笔

  1. 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举例说说看。

  (略。文中很多例子,比喻,拟人的地方很多都是作者独特的感受。)

  2. 联系生活实际,你有过像作者这样的独特的感受吗?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最近一周来观察到的小虫世界里有意思的内容。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

  3.全班交流:请2名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观察的内容。

  大家评议:是否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4.出示小练笔的要求:

  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5.我们再来看一段写昆虫的例文:

  蝉的音乐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

  6.各人动笔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四、课外拓展

  ⒈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可以从语言文字方面,从写作方面,从自然知识方面等各方面谈)

  ⒉ 好书推荐: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也是关于昆虫的好书——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一般的写”,这是法国文学界给予它的极高评价。

  3.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课内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向自主阅读之路。通过《昆虫记》的推荐,再一次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大自然昆虫世界的兴趣。

  【板书设计】

  3 草虫的村落

  黑甲虫 —— 游侠

  小圆虫 —— 少女

  灵泉般的音乐

  勤勉地劳动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5

  课文简说

  本文是中国台湾作家郭枫笔下的一篇美文。作者以独特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带领我们走进了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看到了草虫们的“和谐生活”“音乐演奏”和“勤勉劳作”,感受到了草虫的美丽和智慧。

  设计理念

  根据“全息论”,文本是一个“全息”系统。题眼文眼段眼句眼、插图等“全息元”都包含着文本的全部信息,是文本的缩影。我们从主要“全息元”切入,通过解读各“全息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引领学生快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缩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阅读课堂为平台,对阅读教学和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生活语文资源进行整体建构,和谐互动,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大气、丰盈、灵动和高效。

  教路、学路和文路包含了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做到了“三路”全息统一,学生才能科学地循路阅读,最终自主获取来自文本内容及形式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实施全息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神游草虫世界,可以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11个生字,及“静谧、追随、小巷”等词语。

  2、通过全息阅读,神游草虫世界,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4、通过入情入境朗读、口语交际、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生活和情感积累。

  重点难点

  通过全息阅读,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草虫的村落》PPT课件;

  学生:亲近自然,细心观察、欣赏小虫的世界,并把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安排:语言描述,牵情入课;解读题目,激起期待;读通课文,自学字词;默读浏览,理清脉络;自选朗读,积累感情;美文美读,引发共鸣;赏读赛读,移情草虫;最后抓住“又”“躺”“静谧”,走进特殊心境。(略)

  第二课时

  板块一前后文眼全息对应解读,快速提取文本主要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虫的村落》,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课文介绍的事情。

  (预设:第2自然段)

  2、课件分步出示第2和第10、11自然段。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教师点拨:

  (1)你能不能用上相关语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2)读一读这几段话,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预设: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我为什么那么得意?)

  4、小结过渡:老师也是这么想,草丛里一定有什么奇异之处吸引着我们。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开始奇异的游历吧。

  设计意图:根据“全息论”,文本是一个“全息”系统。文眼是它的主要“全息元”,浓缩了其主要的信息。从寻找文眼切入教学,可以引领学生快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在这个教学板块,针对文本实际,可以首先巧妙设疑,直寻文眼;然后分步出示含有文眼的第2和第10、11自然段,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快速梳理出文本浓缩的主要信息(主要内容);最后顺势引领质疑,牵情进入下一环节的解读。

  板块二词句对应读说全息解读,醉心享受草虫村落风景

  策略一段眼句眼对应读说整合,引领感受草虫侠骨柔情

  导引:在作者的想象中,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在草丛中孤零零爬行的小虫,成了游侠。多么有意思呀!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你会发现这位游侠正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呢?能不能用标题概括出来?

  (预设小标题:游侠归来或甲虫回家)

  1、追随迷路森林的黑色甲虫,感受草虫独特的傲然英勇

  (1)出示段眼: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去。

  (2)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

  (3)教师引导:读着读着,哪个词映入了你的眼帘,点明了这只黑甲虫的性格特征?

  (预设:英勇)

  (4)请学生联系上文,划出描写这位游侠英勇的句子。

  (5)学生朗读体会草虫的侠骨。

  2、走进森林边缘的草虫村落,感受草虫独特的脉脉深情

  (1)创设情境:真是一个傲然前进、英勇无畏的游侠!它终于走进了村子。娇小的妻子看见了,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有着说不完的知心话。请大家一边观看课本第8页的图画,一边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2)同桌入情入境,想象角色对话,体验草虫夫妻的脉脉深情。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解读游侠外出归来这个场景,可以首先运用段眼、句眼全息对应的方法概括出第3、4自然段的小标题(即该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段眼、句眼,引领学生反复入情入境品读,通过联系上文和想象角色对话,体验游侠的铁骨柔情。其间,借助“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个句眼,适时实施“读说全息”教学,通过模拟草虫夫妻含情脉脉的对白,使学生触摸到草虫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琴弦;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策略二教法学法全息迁移解读,自主感悟草虫美丽生命

  学法迁移:刚才我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片段,用小标题“游侠归来”概括出“我”在草虫村落看到的风景;然后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品读、想象角色体验,在“物我一体”中感受到了草虫的侠骨柔情。现在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继续走进迷人的草虫世界,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我们会又看到哪些醉人的风景呢?通过想象,又会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

  整理反馈:

  1、叹羡溢满奇趣的和谐生活,品味草虫丰富的情感世界

  (1)引导概括小标题:和谐生活或和睦相处。

  (2)出示段眼: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3)抓住“好奇的目光”“友好地交流”“攀谈得很投机”“背着”等句眼,入情入境品读,体会小甲虫的和谐生活。

  (4)创设情境: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小黑甲虫们和蜥蜴会谈些什么呢?

  (5)学生通过想象,模拟角色谈话,体验草虫村落的祥和生活。

  2、叹慕音韵奇幻的音乐演奏,体味草虫超凡的艺术追求

  (1)引导概括小标题:音乐演奏或艺术追求。

  (2)出示段眼: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3)抓住“灵泉一般”“优于人间”等句眼及“!”,入情入境品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叹赏神奇有序的劳动图画,品悟草虫高度的家庭责任

  (1)引导概括小标题:劳动生活或勤勉奔忙。

  (2)出示段眼: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3)抓住“很远很远”“大过身体两三倍”“行色匆匆”等句眼,入情入境品读,体会甲虫们的勤勉工作和家庭的责任感。

  4、叹服奇妙绝伦的社会分工,体悟草虫卓然的生命智慧

  (1)引导概括小标题:细致分工或无穷智慧

  (2)出示段眼: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3)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根据两处“……”,启发学生思考:“我”还看见了……

  (预设:学校里,教师教小村民们寻找食物;医院里,医生给生病的村民看病;小区里,清洁工在清理垃圾……)

  设计意图:教路、学路和文路全息统一,学生才能科学地循路阅读,自主提取出来自文本内容及形式方面的信息,使阅读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这一教学环节,依据文本内容实际,在学习“游侠归来”片段之后,适时实施教法学法全息迁移解读,即“抓住重点词句”概括出在草虫村落里看到的每一个场景的小标题,然后“入情入境品读”,引领学生把自己当作草虫村落的一员“想象角色体验”。通过逐一梳理草虫世界的独特风景,感受草虫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美丽生命,进而触摸到作者在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板块三生活课堂对应读写全息整合,分享体验草虫生命灵气

  1、过渡:刚才,我们追随着作者的目光,神游了草虫世界,那溢满情趣的醉人风景令人流连忘返。课前,同学们也亲近自然,用心灵观察、倾听、感受小虫们的奇趣生活。现在,请大家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眼中的草虫世界吧。

  2、学生交流,讲述课前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3、导引:这篇课文,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方面描绘了草虫村落的无穷魅力,真是妙趣横生!现在,请大家拿起笔,发挥丰富的想象,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和独特的感受选择一个方面练练笔,好吗?

  4、学生童心表童趣。

  5、反馈交流。

  6、作业:

  (1)抄写表现作者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

  (2)继续阅读描写融情大自然的文章。(如《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等)

  设计意图:依据全息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缩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阅读课堂为平台,对阅读教学和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生活语文资源进行整体建构,使各语文子系统和谐互动,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大气、丰盈、灵动和高效。这个教学环节,在学生跟随作者神游了草虫的村落以后,适时融入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即把课前亲近自然,用心灵观察、倾听、感受小虫们的奇趣生活,在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然后进行“读写全息”教学,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用手中的笔童心表童趣。实施这样的教学,可谓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3草虫的村落(拟人)

  看到 感受到

  游侠归来 侠骨柔情

  和谐生活 抓住重点词句 情感丰富

  音乐演奏 入情入境品读 艺术追求

  劳动生活 想象角色体验 家庭责任

  细致分工 生命智慧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6

  这篇文章的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奇特的想象力,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甲虫,对草虫的村落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学习本文一则要领略作者以自然为友,热爱大自然生命的感情,二则要体会怎样展开想象来表达情感。

  在教学中,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回去观看了卡通《别惹蚂蚁》,以此让学生对蚂蚁村落产生好奇心,并提醒学生观看时要想象自己为影片中到蚁窝游历的主人公,尝试让学生感觉一下虫子村落的一番风味,同时也为感悟本文的丰富想象做好铺垫。

  在课堂上,我还是以熟知课文内容为抓手,设置了一个理清文章内容的问题“跟随着黑甲虫的目光,你在村落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发觉,学生对理解草虫村落里有什么并不成问题。可感受村落中的生活情趣时,学生无论如何也还是进不了那种想象的情景,即使他们都知道是采用了想象的手法。他们甚至能准确地找到作者运用的想象手法的句子。而整节课,我们就只停留在了对“草虫村落里有什么?”的层面,却始终在体味村落乐趣、美妙之外徘徊。更别说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想象进行情感表达了。

  其实,事后反思,才发觉对于一篇内容的整体把握较为容易的文章,却留有很多思维的空间,如:“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这就是一个引领学生进入想象境界的很好的切入口,而自己却一味地去强调生硬地进入想象情境。这或许就是切入口把握不准的原因了。

  倘若重构此课,我想可以从这些方面下一些功夫:既然文章易懂,那么就让学生充分的去读,以读代讲,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读出当中的一丝味道来。再以演代讲。演“黑甲虫是怎样跟它的朋友打招呼的?”“虫子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会交谈什么?他们彼此如何问候?”等。要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并知道如何进行想象,那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演示文本情景,甚至可以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让文本的情景在演中“活”起来。这个演是在熟识文章内容、对文本有所感悟才能进行的,而在其中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地演出,又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了,而且也让他们懂得了“原来想象是可以这样展开的”。这又达到了“体会作者如何展开想象表达情感”的目标。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走入想象的空间和领悟并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进行作文。如:“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启发学生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草虫的村落》同步练习题 篇17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

  (3)交流反馈。#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总结回顾,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