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及其作家笛福的情况。
(3)能写出阅读文学书的真切感受。
2、过程和方法设计
(1)教学过程围绕“课题四读”展开。教学结构分两大块设计,一是了解《鲁滨逊漂流记》写了什么;二是理解为什么说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读与品味,体会到鲁滨逊的机智勇敢和坚强的形象。
(3)通过例举学生生活经历加深理解课文名言;学写阅读感言的实践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点
(1)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2)让学生渐渐喜欢阅读名著的兴趣,明白名著是经历千百年沉淀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父亲的要求;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名著的兴趣。
2、教学难点:理解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自带一本平时喜欢读过的文学书。
2、多媒体运用设计:一张装束打扮的鲁滨逊画像;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题明任务
1、导入揭题。上堂课初步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笛福名著,明白长辈赠书目的。板书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齐读课题,谈话: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男孩子必读?(教师边讲边在“书”“必读”下打上问号“?”)
(二)二读课题析内容
1、屏幕打出图片(《鲁滨逊漂流记》)
2、引言:我们再读课题,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呢?请自读课文七到十三小节。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并多读几遍。
3、出示思考题继续研读。
(1)鲁滨逊在孤岛上是怎么做的?按吃、穿、住、玩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2)你觉得鲁滨逊生活幸福吗?为什么?
(3)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师生交流
(1)讨论前先播放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将学生的情绪带向一望无际、大浪滔滔的海洋。
出示句子a: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这是课文中写到的一个概括性的简短的故事情节,请学生边读这个情节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会动的立体画。从“把沉船上的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体会食物多么缺乏;从“ 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体会住宿困难。)
出示句子b: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驯养了一只鹦鹉作伴。
(引导学生先将体会写在文字旁边,这叫“批注” ,看出鲁滨逊克服困难的举动,表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出示句子c: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这是一句原作上的话,课文里没有。旨在激起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请学生读读这句话,感悟到空想家永远做不成你想做的事情,必然会被这个孤岛给吞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能振作,才能产生求生的欲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