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2019-03-22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重点语段,深入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厅,目睹了居里夫人那瞬间折服人心的魅力。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中对居里夫人在做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师德形象描写吗?
学生背诵。
师:哦,是背出来的啊!看来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也已经定格在同学们心里了,但居里夫人的美不只是表现在形象美,那么居里夫人的美还表现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字里行间,去享受她那高贵、端庄的美丽吧。
二、深层品读,感悟“美丽”
(一)、提出要求,追寻“美丽”的踪迹
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用横线画出来,并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师:从哪些具体描写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
  学生交流。
1、感受信念坚定的美
 “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曾经停放尸体的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生:我从“一锅一锅”“一个废弃的破棚子”感受到居里夫人他们做实验的条件艰苦。
生:我从“冶炼”“溶解”“沉淀”“分析”读出实验过程复杂。
生:“烟熏火燎”“点点烧痕”,从中可以体会到她的劳动繁重,工作非常危险。
师: “可能”说明了什么?这样做,可能会出现那几种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靠什么?
生:坚定的信念。
把你刚才的这些感受融入到课文中,有感情的读读这几句话。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做着如此危险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付出?
生: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师:让我们慢慢地读这句话,深深地感悟这份执著吧!
师:就这样,玛丽不停地工作着,第一年,玛丽终日在——
生接: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师:第二年,玛丽也终日在——
生接: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师:三年过去了,玛丽还是终日在——
生接: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师:居里夫人他们克服了条件恶劣、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过程复杂、可能面临失败等因素继续前行在科学实验的路上,她成功了吗?
生: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生:“三年又九个月”说明时间长。
生:“成吨”“0.1克”写出了付出许多得到却很少。
师:将近4年的时间里,他们提炼了多得能把我们的大教室装得满满的矿石,但是最终得到的却只有0.1克镭。0.1克有多少?就像你们手中的圆珠笔尖那么一丁点儿。成吨的矿石和0.1克镭这个数字的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但是他们提炼出来了,他们成功了。此时你们想到的话语有哪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