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2018-12-0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4课
教材简析:
《学会合作》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作为议论文,它以“合作”为话题,先讲了合作的重要性,阐明了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的道理,接着例举两个事例浓墨重彩地说明了如何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一是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是从瓶中拉出七个彩球的实验,分别从要有协作精神和敢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不同侧面,验证了有效合作的观点。最后指出了现代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成功。文章条理清晰,说理透彻,层层深入,环环紧扣,清晰易懂。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演讲稿是议论文,说理性强,既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生动的描写,如何吸引活泼可爱的学生?如何把其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统一,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采用抓住关键词句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议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在读中感悟,在议中理解,感受情理,感悟文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演讲词的结构特点,学习文中列举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准备:搜集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准备实验用具(玻璃瓶和七个彩球)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课前活动:听歌曲《三个和尚》导入,引发疑问:
三个和尚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有水喝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故事引出合作,让学生们对合作的概念得以感性认识。从而引出新课。
教学步骤:
一、过渡揭题,引发质疑。
1、过渡板书。《学会合作》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合作,来完成这一课的学习。
2、齐读课题。自由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能产生哪些疑问?
(1)什么是合作?
(2)为什么要合作?
(3)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
设计理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环节,就是把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相信:勤于思考的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自主学文,反馈交流。
1、自学标注。(配乐:《爱的回忆》)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2、反馈交流。
a、定义:顾名思义,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b、意义:现代社会是……也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才能……
c、要求: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而且还要……
设计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