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姥姥的剪纸

2017-09-0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学习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用“——”画出正确的读音。
择(zháizé)菜刁难(nánnàn)数(shǔshù)九隆冬
薅(hāorǔ)草机灵(língling)三伏盛(shèngchéng)夏
2、读完课文,填一填:
(1)说明姥姥是一个勤劳的人。(从书中选取一个事例)
(2)说明姥姥是一个善良的人。(从书中选取一个事例)
(3)说明姥姥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从书中选取一个事例)
3、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吐字清晰,课文读正确)
★★(声音响亮,课文读流利)
★★★(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

二、课堂研讨。
1、导入: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检查反馈预习导学:要求读准“屯、择、猪、爽”字音、辨析“岂、刁”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词义)
3、再读课文,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第二段:(第4~6自然段)讲述了我刁难姥姥,姥姥依然能尽展才艺。
第三段:(第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第四段:(第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4、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引导:抓关键段意)
课文主要讲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以及与“我”在一起的融融祖孙情。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