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案例

2017-04-09

人性化”的对话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的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合作、交互,生成的双向交流关系,是一个以人为主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的过程
       片断:
       师: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多得数不清,说说你知道的有哪些关于孙悟空的故事?
       生1:我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真带劲。
       生2:我知道孙悟空巧借芭蕉扇的故事,他很聪明的。那扇子真厉害,我也想要一把。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从电视上看来的。
       生3:孙悟空有72变,36计,本事神通广大。
       生4: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历经艰难万苦,最后终于取得正果,孙悟空本事最大。
       师:是吗?
       生5:不,只他们同心协力的结果。
       ……
       师: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学过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你们听说过吗?
       (出示课题)
       生(点头,纷纷议论、夸耀自己读过,小声说故事情节。)
       师:看来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少,来说说。
       生:孙悟空一连三次打妖怪。
       生:我补充,是妖怪变了三次,孙悟空连续打了三次。
       师:那变了哪三次呀?
       生:第一次变姑娘,第二次变老太婆,第三次变老大爷。
       师:怎么第三次才被打死,那妖怪真是厉害。
       生(急):不是的,是唐僧太仁慈了。老是看不清妖怪的真面目。
       生:不是的,不是的,是猪八戒在里面作崇。
       师:那结果呢?
       生:妖怪被打死了。
       生:但孙悟空却被错怪了,冤枉了。
       生:但最后还是大团圆。
       师:看来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来学这篇课文,希望我们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
       ……
    评: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被物化和客体化了。新课标指出:“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