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2017-03-1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停歇可稳定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深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重难点:
重点:大量的文本语言实践(读、思、议、悟)来领会作者文字中的思想火焰。
难点:能基本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教具准备:制作教学内容呈现课件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初读课文,初步领悟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非凡生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板书:柳】同学们,看到这个字,想到写柳的古诗了吗?【可带学生回忆贺知章的《咏柳》】
2、补充:白居易还有一首《杨柳枝》也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出示,师念: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3、师: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很多文豪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在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柳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常使得有情调的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4、【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相机介绍: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冻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几度,……】了解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再读读这个题目,你有了怎样的疑问或想法呢?
5、过渡啊: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自己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读不懂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读一读下列各组词语,想想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铁铸    锻铸
虐杀    摧毁
抱怨    畏怯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不可思议    望而生畏
(读正确各组词语,在此基础上,浅谈读完各组词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也就是词语的意思及感情色彩。)
4、读了两遍课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谈一谈,并选择能反应你这感受的相关语句读一读。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  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柳树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