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背诵第12——16自然段。
3、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特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安塞腰鼓”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使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是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
二、听录音,感受文中激情
播放5~13自然段录音,以激发学生激情。
有人说,安塞腰鼓能使空气燃烧。是啊,就像空气中本来包含着氧气一样,人的心中本来就蕴藏着激情,蕴藏着力量,一旦遇到火种,便会不可阻遏地燃烧起来。那么,就让《安塞腰鼓》在我们课堂上也燃烧一回吧!
三、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读课文正音。 指导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 4节:写鼓响之前的静。
5 ——17节:写腰鼓表演时的闹。
18——20节:写鼓声停止后的寂静。
五、细读第一部分
从哪些描写中,你感觉到了鼓未捶响之前的静?
在这大背景下,鼓手们积攒着力量,期待着爆发,等待着展示。这是激战前的沉寂,是一场暴风疾雨式的腰鼓舞即将上演前的期盼。写得多美呀,舒展柔和,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美美的读一读,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后交流。
生齐读。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生字组词
3、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第二课时
一、揭题读题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想到了用哪些词来形容它?
3.再次读题。
二、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感受表演中的安塞腰鼓。
这一部分中,作者对安塞腰鼓发出了一句由衷的赞美,并且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快速浏览课文,把它划出来。
好一个安塞腰鼓!
是啊,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的5-17小节,哪些语句特别能打动你、感染你,你可以多读几遍。
(一)学习6-8小节,体会场面的宏伟。
1.指名读,这一段主要写安塞腰鼓好在哪里?或者说你感受到安塞腰鼓的什么特点?
引出: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2.这腰鼓,是怎样的壮阔、豪放和火烈呢?看!(引读)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