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柳树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指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想作者从几个角度来写青海高原这株柳的?(板书)  
3、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过渡:它的“神奇”体现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锐的心来感受。  
二、精读,感悟柳树形象的“神奇”。  
1、快速找到直接描写这株柳形态的段落。(第五自然段)  
2、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来。  
3、这段有四句,你挑一句感受最深的来读,并且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准备一下。  
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1)“两合抱粗”有多粗啊?咱们两个来演示一下。  
(2)这么粗壮的柳树在江南可以看到吗?而且树阴有百十余平方米,咱们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多教室这么大的树阴,你说这课柳高大吗?真是太高大粗壮了。这是一“奇”。  
b、“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1)这句是写它的什么?树干和树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从哪里感受到它坚硬?(“生铁铁锭的色泽”)你们看到过铁锭吗?这个铁锭现在不太容易看得到了,很硬,颜色很暗淡,你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吗?大门上的把手,它跟铁锭是“同胞兄弟”,看看它的颜色怎样?(暗淡,发黑),感觉它的质地怎样?(坚硬)。说树干和树枝像它一样的色泽,像它一样粗实而坚硬,奇怪吗?  
(3)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不是都说“柔柳”吗?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却这么坚硬,这是第二“奇”。  
c、“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绿得这么……这么……是暗绿色的,我们平原上的柳树是这个颜色吗?(嫩绿、草绿、鲜绿),理解“锻铸”。(先作字面的理解)这又是一“奇”。  
(3)谁来读读它的这一“奇”?  
d、“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这句给你什么感觉?(很高大   生命力强……)  
(2)理解“巍巍然”和“撑立”,让我们有怎样的感觉。  
4、我们分别读了这段的四小句,感受到了这株柳形态上的“神奇”,指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让大家整体感受这株“神奇”的柳,并齐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