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姥姥是个剪纸高手,她啊,什么都能剪,人物、动物、器物……课文中提到了姥姥的两类剪纸,是哪两类呢?
指名学生回答
(喜鹊登枝、老牛兔子图:顽皮的小兔子骑在温顺的老牛背上、老牛和兔子在啃食青草)
这两种剪纸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希望通过这两种剪纸,进一步了解姥姥。先来看第一幅剪纸。
二.学习课文2-6小节
1.出示第一幅剪纸的内容
2.读读这幅剪纸的内容,结合文章2-6小节,说说你从这幅剪纸中感受到了什么?可以用笔划划写写。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讲解。
a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心灵手巧找句子找词语幻灯出示这句句子
工夫不大:时间短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无可挑剔:剪的很完美,找不出一点毛病 喜鹊登枝图:难度高、艺术价值高
姥姥的剪纸技艺已经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所以,文中的“我”对姥姥的剪纸打心眼里——生:佩服、喜欢
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姥姥的高超技艺,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佩服的情感。(随机读,穿插在课文的讲解中)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评价
b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句子: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延长的手指。
(姥姥剪纸根本就不用眼睛了,真是不可思议。)
姥姥的剪纸技艺为什么会如此精湛的呢?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数九……摸黑剪)
c所以,观察姥姥剪纸对作者来说是一种享受。
三.学习课文7-12小节
1.从姥姥的第一种剪纸中,我们认识了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姥姥的第二种剪纸,这其中又蕴涵了怎样耐人寻味的情感呢?
2.文中介绍了哪几种老牛兔子图?请你们认真读读课文,分别找出来,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两幅来谈谈你的体会。
(顽皮的小兔子骑在温顺的老牛背上、老牛和兔子在啃食青草)
(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4.你对哪一幅图最感兴趣,为什么?
除了这两幅,还有吗?
5.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引导
a牛驮兔子图:姥姥就是牛,我就是兔子,两人感情非常好。
姥姥非常关心我,怕我出危险才给我剪的
我被姥姥的剪纸深深吸引了,引出“栓”字,拴住了我的心,我在姥姥的关心、呵护下快乐的成长
教师板书:浓浓的亲情 拴
b牛兔同食图:牛和兔子在无忧无虑的吃草,我和姥姥是一家人,在一个锅里吃饭呢,我和姥姥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c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姥姥总是默默的关心着我,保护着我,疼爱着我,让我能开开心心的生活,让我的童年生活充满色彩。
d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又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着那浓浓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