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教案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
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 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语言导入
1、师 :“夏景一夜无人见,十里麦穗迷人眼。”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阳光四溅的正午,黄灿灿的麦田更是流光溢彩,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
2、通过上节课的初步学习,我们知道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投影出示)
二、抓住重点,师生共学
1、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话
2、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让弟子们明白你的要求——(评读结合,体会语气)
    (只能一个,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
3、弟子们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为什么呀?
三、学习2—4小节(投影出示第三小节)
1、师: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圈出弟子摘麦穗时的表现和动作。
2、交流。指读段落,其他学生思考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
(板书:埋头 看看……;看看……又……。)
3、再读这一段。
4、说说你对这些弟子们摘麦穗的有什么看法?尽量用上“虽然……但是……”
5、我们再看一下老师的要求,作为旁观者你想给他们提个醒吗?
四、学习苏格拉底的话1、过渡: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你认为用怎样的口气呢?为什么。
2、学生自渎体会、交流。   
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麦,会对他们说什么呢?注意是“嘲笑”。
4、齐读2—5小节。你知道弟子们没能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原因吗?
5、(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现傅祭识琳舛位啊?
5、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五、联系实际,引申理解
引读: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出示)
1、学生分小组自渎,用解释词语和联系生活的方法交流最后一小节的理解。
2、谁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读表达。板书(要抓住机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