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黑孩子罗伯特》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六年级下册《地球家庭》主题单元的课文,记叙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丽莎友好相处的梦想而忍痛放弃梦寐以求的战斗机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以课内外文学作品为阅读载体,使学生走出文本,走向生活;重视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探究,主动汇报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多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他们喜欢读书,善于捕捉信息,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对文章分析较深刻、具体;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重在适时引导。
三、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确立了“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语言文字,注重情感体验”的专题,遵循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黑孩子罗伯特为实现梦想而忍痛割爱的故事,懂得平等、关爱他人。
2、学习抓住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感悟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悟罗伯特复杂的情感和良好的美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回顾质疑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以后,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把握情感
1.个性化阅读(学生自学)
浏览课文,围绕捐钱这件事画出最使你感动的描写罗伯特言行或心理活动的语句,在书旁作简单批注。
2.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3.全班互动,顺学而导
①重点理解罗伯特捐钱的情节(第9——15自然段)
课件出示:丽莎可能会死?罗伯特听了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罗伯特因为什么打了一个寒颤?(听到了不幸的消息!太突然、太意外了!心中充满了忧虑!)他还想到了什么?
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
变成陈述句可以怎样表达?再读书上原句,你体会到什么了?(罗伯特的惋惜、担心)
多么善解人意、充满爱心的罗伯特啊!他没有片刻的犹豫和迟疑——摸了摸裤子口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三步两步冲到讲台前,把钱全部掏了出来。
如果你是罗伯特,这一连串的动作表达出你的什么心情?(罗伯特的果断、坚定)
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罗伯特是一个纯真善良、心胸豁达的黑人孩子。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②罗伯特还有哪些言行感染着你?
罗伯特一提到战斗机就想哭。这是为什么?(联系上文——攒钱买战斗机的艰难经历,对丽莎病情的担心;联系下文——他太喜欢那架战斗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