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们六年级组将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是《黑孩子罗伯特》一课。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黑孩子罗伯特为了救治得病的同桌丽莎,毅然捐出了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整篇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拔高,然而罗伯特美好的心灵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荡涤着读者的灵魂。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标精神与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⒉了解黑孩子罗伯特所受的种族歧视 ,感悟他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真诚、美好的心灵。
⒊领悟作者抓住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其中了解黑孩子罗伯特所受的种族歧视,感悟他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真诚、美好的心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领悟作者抓住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活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以“读”为主线,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结合学校提倡的“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我们把本课教学分成“导入新课、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四个环节 。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首先总结现场观察的各小组交流情况,鼓励养成这种课前预习、交流的好习惯。然后老师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谈对课题中的“黑”字的理解,帮助学生初步走近罗伯特。
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环节分小组检查和全班交流两个层面进行。
1、小组检查由同一个学习小组的不同学员分别检查同学们的词语认读情况、选择正确读音题、以及找出课文中写玫瑰花的句子,这样一来分层次地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扫清阅读障碍。
2、全班交流以“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问题展开,在交流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概述提炼板书出关键词语,“备受歧视――捐助丽莎――赢得拥抱”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罗伯特。
三、品读体验。
品读体验环节以“你看到了一个_____的罗伯特”为阅读主线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品读罗伯特“备受歧视”部分
先请同学用心读课文的2—5自然段,完成练习“你看到了一个____的罗伯特”,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学生可以填“无奈的罗伯特”、“痛苦的罗伯特”、“可怜的罗伯特”或者“善良的罗伯特”等等都可,只要他读出了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体验即可。
(二)品读“捐助丽莎”部分
接下来以“是呀,就是这样一个生长在种族歧视下的孩子却做了一件令所有人感动的事情。他做了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呢?”过渡到品读“捐助丽莎”部分。
这一部分重点指导学生品读十一自然段,体会罗伯特善良美好的心灵。分四步层次化引领学生对这段文字的品读感悟。
首先学生快速读读课文的这一部分,想哪个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到印象最深刻的段落细细品读,在最有感触的语句旁写下自己的体会,结合交流自然引导学生把阅读视角专注在这一段文字上。
然后课件出示:(丽莎可能会死?罗伯特听了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绝不能死!罗伯特摸了摸裤子的口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三步两步冲到讲台前,把钱全部掏了出来。他把钱交给尤金太太,说:“给丽莎治病。”请学生都来仔细品读这一段,想一想,罗伯特听说丽莎生病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做一简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