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最后的“淇淇”》教案及练习

二. 学习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1)生  字:
喀kā          汩gǔ          淙cóng           枢shū
       筏fá             淇qí            鳍qí                   豚tún
       媪ǎo          鲟xún          蕨jué                  孑jié
(2)正音字:
捕bǔ不读pǔ           艄shāo不读shào
(3)多音字:
     (4)形似字:
汩:汩汩流水           淀:积淀
    泪:泪腺                              绽:破绽
*:臀部
(5)词语: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本文指黄河在甘肃腹部一段有特别好的建水电站的条件。
奢望:过高的希望。
嬉戏厮斗:游戏、玩耍,互相扭打。
疏落有致:稀疏零落但有情趣。
诀别:分别,多指不能再见的分别。
庇护:遮蔽,掩护。
灭顶之灾:灭顶,指水漫过了头顶。指人有被水淹死的灾难,多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2. 写作知识目标
1)以事物的本身顺序为线索展开描写的写作方法;
2)学会说明和议论相结合运用的表达方式。
3. 思想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 学法建议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篇幅较长,内容较陌生,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因此,教师建议同学们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来学习:
1. 预习法。
1多读几遍,达到读熟练、读流畅的水平;
2利用工具书,把字、词知识独立学习完毕;
3把文章的线索理清。
2. 学科知识相融法。
1相关的地理知识;
2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环保状况及治理对策。
四. 课文讲解
《黄河之水天上来》:
1. 黄河自然概况
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9个省,最后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流域面积为75.24万平方公里,有7条重要支流。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从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从孟津以下为下游。其间,有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兰州、郑州、济南),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中华各族儿女,所以说她是一条伟大的“母亲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