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借助多媒体,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写景与表情之间的关系.
3.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送别的歌曲.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这首歌唱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吗?(是一首送别的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别董大》.在学这首诗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是否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二.朗读指导.
幻灯片出示《别董大》这首诗.指导读诗,要求读得节奏明快.语言流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作者简介.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那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人高适的生平背景.(出示幻灯) 高适字达夫,今河北沧县人,唐代著名诗人,青年时代仕途失意,50岁后又数任地方大员和朝廷官员。他的诗风格雄浑,粗犷,悲壮
四.内容简介.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写作背景,幻灯出示. 《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能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五.理解诗句,以及所包含的情感.
1.当同学们看到第一行诗的时候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呢?学生说完后出示幻灯第一幅图的景象。
2.当同学们看到第二行诗的时候脑海中又会出现怎样一幅情景呢? 学生说完后出示幻灯第二幅图的景象。
师引导:在这样的景色里好友要天各一方,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说说。(是忧愁、痛苦、压抑、伤感的)
3.作者与好友的心情是忧愁、痛苦、压抑、伤感的,但诗人为了好友的未来,力劝董大什么呢?请同学们读出来. 出示幻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指导: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格调正好相反.前面是(低沉的),后面是(高昂、豪迈向上的).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先请一名同学说说,然后出示第一句诗意的幻灯:黄云千里,太阳昏黄昏.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向远方飞去.
再请一名同学说说,然后出示第二句诗意的幻灯:和作者分别后,在今后再也遇不到像你这样知心的朋友.但作者劝董大不用发愁.因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你的名气。
5.佳句欣赏.
同学们这首诗里写得最好的一句诗是哪句,请同学们一起读出来. 出示幻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谁人不识君.”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里面所包含的情感.
师相机引导: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赞美与衷心的祝愿,写出诗人豪迈的激情,写出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
6.那我们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后出示中心思想这一张幻灯片. 这首赠别诗描写了作者与朋友董大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情厚谊,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大丈夫气概.
7.请同学们背诵一下我们今天学的《别董大》,一边背诵一边回忆当时的景象,然后出示幻灯片:默写此诗..同学们一边默写一边听音乐.
六.情境表演.
同学们,通过读、背、说、写,理解这首诗了吗?那好,同学们想想,他们当时分别的时候会说此什么呢?请看96班两位著名演员表演: (出示幻灯)现代版——话别.同学们,他们表演得怎样?请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谢谢,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