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教案

一、【课题】《矛与盾》(九年义务制教育人教版第十二册)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能借住注释读懂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能说出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那里
2、  理解句子的意思
3、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学会“鬻、盾、誉、吾”等生字
四、【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五、【教学课型】开放性、启发性
六、【教法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提问法,启发法     学法:语言品味法、感悟法  
七、【教具】
模拟道具:矛和盾
ppt课件
八、【教学程序】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以前有没有学过寓言故事啊?
同学:有。
老师:有哪些?
同学:狐假虎威、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刻舟求剑。
老师:看来大家以前都学得不错,那通过以前学得寓言可以看到寓言有哪些特点?
同学:寓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那今天我们也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矛与盾》看它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二)   默读课文,并注意文中的注释和注音 
  矛(máo)  盾(dùn )   鬻(yù)   誉(yù)  吾(wù)  
(三)闭上课文,回忆课文中的注释
 1、矛:古代的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  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鬻:卖          4、誉:夸耀
 5、曰:说          6、吾:我的
 7、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对人的尊称
 11、何如:怎么样           12、应:回答
(四)理解课文意思
先理解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4、其人弗能应也: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五)整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六)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个现代版的《矛与盾》
老师旁白:楚国有一个人,拿着他的矛与盾到集市上卖
同学甲(表演楚人):举着道具(盾)吆喝,说:我的盾是世界最坚固的,什么东西都不能穿透 它。举着自己的矛说:“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同学已(表演路人):用你的矛去穿你的盾,会怎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