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一、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成长足迹二、目标分解依据1、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4)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2、教材特点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安排了四篇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次有关成长的小综合活动。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足迹”不仅是对四年级成长话题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简单小结与回顾。“成长足迹”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在“阅读材料”中安排了5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从而激起他们对自己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留恋热爱,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充实完善自己的成长档案,搜集各种材料和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学生通过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理,形成对自我成长的认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3、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六年级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相当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综合性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三、学习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和分类整理自己的成长档案、给相片加小标题、真情告白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2、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到骄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四、评价活动方案(设计)1、目标1通过学生成长档案的展示,让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多元的评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需要通过学生在交流中解决,同时教师可有针对性的指导。2、目标2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状态;学生个性展示,教师要及时的鼓励与评价,给学生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快乐。3、目标3通过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快乐时,也表达出对同学、教师、校园的感激之情。五、教学活动预案(体现以生为本)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评语等,并将它们按时间进行分类整理充实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呀!转眼间,我们已经度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这六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极其重要。回望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一定有不少发现,也有不少感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难忘的小学生活,记录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吧!让我们一起踏着成长的足迹,去感受自己的变化和进步吧! (提示课题:我的成长足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回味生活,寻找成长的兴奋点、兴趣点,这样就能较容易地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激活思维。)二、小组交流,欣赏同学们的“成长记录袋”。    1、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交代大家收集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等放在了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了,你能把最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吗?     2、个性展示,交流成长快乐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鼓励、表扬。     3、组内互相欣赏同学们的“成长记录袋”(1)、整理(事先给学生列一表格) 预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