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
  3、体会经典细节的表现力。
  4、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个体生命的成长轨迹和意义。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一百周年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充满激qing的散文,选取居里夫人长达67年生命的人生中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片断,由表及里地来塑造她从外形、人格、心灵到精神境界都具有的“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感人形象,给读者留下“什么是真正的美丽”的深刻思考。文章大气,意蕴丰瞻,颇有新意。关于居里夫人发现镭,是唯一两次荣获若贝尔奖的女性,学生都已了解。而本文作者写此文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揭示居里夫人身上的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她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不衰败的美丽。但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外形美与内心美的层面上理解,而应更深入地理解,这就是居里夫人与众不同之处──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为了能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道德力量和理想光辉,渐渐靠近她那高贵心灵,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为: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而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又是通过文中一些经典细节和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的表现出来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2、难点: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
  说明: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说一种对美丽的完美诠释,她将美这一人生价值升华到了精神的境界。因此,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必定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文中一些颇含哲理性的的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可以说是一句 “牵一句而动全文的句子”,只要将此句理解了全文的内容也就差不多理解了。所以,将它们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居里夫人在镭发现25周年时的演讲。(电影片断)。并请同学思考:在居里夫人的演讲中她认为科学是怎么样的?
  2、谈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⑴ 学生观看电影并思考。(伟大而美丽)
   ⑵ 学生谈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二、设境激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运用了几个电影片断,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景和氛围。这既是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唤起对居里的感情,为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感知全文,了解大意
  1、全文很长,用了那些记叙的顺序。
  2、根据记叙的顺序,看看课文记叙了哪些内容?并对其进行概括。
   ⑴ 倒叙、插叙
   ⑵ 学生阅读思考并概括段意:
     历史定格(1~2段);艰辛炼镭(3段)不为美形所累(4段)青春换镭(5~6段)不为美誉所负(7~8段)文章较长,思维的跳跃性大。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内容能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细读品味,感受人品
  1、梁衡为什么在课文第六段中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