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做课背景】
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崔峦老师称其为“阅读教学中一道费时多、收效微的顽固的‘‘魔障‘‘”。2011年7月,崔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疾呼“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这句话振聋发聩,说出了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的心中所想。很多一线老师从认识上深谙其理,但是,从实践中却不知所措了——习惯了由来已久的“内容分析”,一旦和它说再见,却不会如何教学阅读课了。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受本地一所小学语文老师的友情提议,笔者选取了篇幅较长(1369个字)、生字较多(14个)、语言相对难懂的六年级精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进行了一次尝试性教学,试图努力走出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力争在两课时时间内落实全部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时,自己为整个教学过程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四句话作为努力的目标和愿景——
提高效率,达成目标。不求花哨,但求实效。
块状结构,落实主体。指导学法,当堂受益。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前一天布置如下具体预习任务:
(1)阅读单元导语,用一个四字词语提炼单元主题(“科学精神”);
(2)熟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的标准;标示自然段。
(3)查词典理解“人声鼎沸、淡泊、定格、头衔、一如既往”五个词语的意思,将意思抄写于课文的天头、地头。
【设计说明:理解词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查阅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查阅工具书”准确而不方便,厚重的工具书无法随身携带,但一旦求教于它,必然能得到最权威的词义解释,加上词义中的举例,理解起来比较到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方便而欠准确,这种方法毕竟是根据语言环境进行的“揣测”,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揣测到本来词义的百分之八九十,理解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可能理解到本来词义的百分之六七十,甚至完全想错了。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值得大力提倡。但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厚此“废”彼。在实际阅读中,有的词语,任凭怎么联系上下文都很难探知其意,遇到这些词语,查工具书是最实用的方法。学生预习课文的地点常在家中,工具书即在身边,对于这些不易披文理解的词语先翻翻词典,再抄抄记记,是一种必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