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正确意思
(3)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居里夫人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三、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3、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居里夫人。
四、教学方法
本文所研读的重点是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隐含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居里夫人有端庄美丽的容貌,但是她投身于科学研究不在乎“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二是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在教学本课时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居里夫人,也不能仅仅是了解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寻找更多的“美丽”的人。
五、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铺垫教学
1、同学们,你们喜欢美吗?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来人人都一样,打心里大家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在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人”,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图片——杨贵妃(简单介绍其“落花”之美,同时也指出正是由于她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安史之乱”,从而使得强大的唐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3、你还认为她美吗?可能有些同学就不太同意了,那到底什么是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寻美之旅,一起去寻找美之所在吧。课件出示课题:18、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