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诗”导入,激发情感
1、导入:昨天晚上我看了一篇文章以后,心情很是郁闷,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诗。想不想看看。板书:
风雪年夜卖火柴,又冷又饿街徘徊。女孩擦火幻美好,冻死街头新年来。
请大家出声读读。指名读。谁能用理解古诗的方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我把什么都写了出来?(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这首诗几乎把这篇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全都包括了,写的多好啊,认为我写得好的同学使劲给我鼓鼓掌鼓励鼓励我。这首诗写得好但是也有不足。谁能指出来(生:缺少题目)齐说题目: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图片齐读课题。
二、寻找“美丽”,体会情感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想文中的主人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能不能说说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呢?
2、你们都说小女孩很可怜,可是安徒生却在课文结尾中写道,小女孩曾经很快乐,很幸福的。请同学们快速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指名读。课件出示这句话。自由读、生齐读。
3、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请大家快速的默读课文,找出这些美丽的东西并用笔画出来。指名汇报:小女孩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是火炉、烤鹅、圣诞树。)
4、同学们,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能看出小女孩认为这些东西是美丽的呢?请自由读课文有关的段落,并把你认为是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是呀,多么舒服啊!请你再“多么舒服”地读一次)指名汇报。
5、是呀,能坐在温暖的大火炉前烤火,吃着喷香的烤鹅,看着美丽的圣诞树,小女孩是多么的舒服,多么的快乐呀!所以作者说:生:齐读(课件句子)。
三、感受“幸福”,深化情感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很幸福?请大家再从课文中找找、划划。并把它读出来。指名汇报。
2、假如你就是小女孩,那么温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又会怎样祈求奶奶把你带走呢?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3、谁接着汇报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很幸福? 课件出示句子
4、这样的地方,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幸福呀!假如你就是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和奶奶一起到了这样一个幸福的天堂里去生活,你心情会怎样?请你读出这幸福生活的心情?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5、是呀,能与自己最亲爱的人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此时的小女孩与奶奶在一起了,她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呀!所以作者说:生齐读(课件句子)。
四、体会“曾经”,提升情感
1、可是,上课开始时,你们都说小女孩很“可怜”,怎么现在又都说小女孩很“幸福”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怎样理解安徒生写这句话的含义?
2、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质疑。理解句子。
句子(1):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句子(2):为什么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句子(3):这句话中出现了两次“曾经”和“幸福”,对这两次出现的“曾经”和“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