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划出生词,读一读,想一想。 2、搜集有关张思德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出示《怀念张思德》:
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 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
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
请同学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张思德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教师小结:张思德同志牺牲后3天,毛主席在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伍中,仍有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二、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相互爱护。)
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
2、学习第2自然段,自读,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哪句话最重要?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3)、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
(4)、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李大钊、郝副营长、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等)
5、归纳学法:先找中心句,再归纳段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观点主要写几层意思?
二、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3段
(1)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来说的?毛主席围绕这个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清楚的?小组讨论、交流:
围绕“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写的,共有6句话。第一句话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话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三、四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是举“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第六句话讲毛主席总结提出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这六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