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教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就请你们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听课的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都预习了哪些内容,谁愿意来和大家共享?
生:(可以交流作者、写作背景、清明节等资料)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和《灯光》。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师:这位同学介绍的非常全面,介绍的很全面,看来大家都认真预习了。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连接语。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
(出示)
连接语:
革命先辈心怀崇高的理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下面这篇课文也讲述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指生朗读。
师:连接语的内容主要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回顾了上一篇课文的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辈心怀崇高的理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我们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领会;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作者的情感。
师:这就是我们上节课运用的学习方法。齐读一遍
(出示    学习方法:
抓住重点   理解领会
反复诵读   体验感悟)
师:(指板书)
今天,我们还用这种方法,来学习19课《灯光》。
(出示连接语)
《灯光》这篇课文,也讲述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读读后面几句话,看看连接语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学生自己读)
生:(字体变色,说问题。)自己读,然后找一个学生读。
    1、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2、“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愿意来读课文
(可以依次找学生读课文,或者我们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

二、理清条理:
师:(随机评价学生的朗读)
谁能概括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生:《灯光》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了1947年,在一次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点燃了书,为后继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牺牲了自己的事情。
师:总结《灯光》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了1947年,在一次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点燃了书,为后继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牺牲了自己的事情。
(可以结合连接语——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板书 郝副营长 战斗)
师:课文哪些部分是作者回忆的这件事
生:是课文3——11自然段。
师:看看1、2自然段是写什么?(学生可以默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