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说说你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总结评价: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这样开心热闹,字里行间里流露浓浓的年味。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