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将带我们走进民居的世界。

一、【说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本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土楼)和傣族的竹楼。文章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文章,因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上和收集整理信息方面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其语文能力。

 三、【说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巩固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小组自主合作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四、【说策略】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的说明性散文,在介绍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点拨引导。设计合理的表格,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表格,了解民居的特点。

 五、【说设计意图】    1、从激趣导入着手,出示民居邮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民居版刻作品展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主动参与学习。2、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结构。3、根据小学语文高段备课组(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小课题,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拓展延伸这一块采用版刻民居作品展示介绍的形式交流。六【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56个古老的民族,织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2、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3、介绍民居:民居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去领略各具特色的民居。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抓课题关键词(各具特色)进行解析(二)、出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a:用默读的方法,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b: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出文中能概括客家民居特点和傣家竹楼特点的词语。   师板书: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绿色的世界2.出示词语认读,理解意思。闽西南 粤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偏僻 贮仓崇山峻岭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家道兴旺 整齐划一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四)、了解客家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