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学生喜闻乐见。详略得当,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过春节的欢喜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情分析:  过春节学生也是喜闻乐见,最喜欢不过了。只是要了解各地的风俗不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腊月、初旬、翡翠、杂拌儿、走马灯、零七碎八、万象更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都穿着过年的新衣服来上课。和家人聊聊自己家乡怎么过春节?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过新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今天同学们都穿着新衣服,好漂亮,老师拿出相机照下这漂亮的一幕。
2.请你们说说我们家乡怎么过春节的,好吗?
 (学生纷纷回答:农历十二月初十开始买年货。二十四送灶神,家家吃汤团,团团圆圆;二十九白天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贴年画、祭天神,这天晚上每人吃长寿面: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小孩子可以玩游戏,大人欢聚看春晚;正月初一上坟,不拜年;初二开始按照辈分走亲访友;十五晚上迎龙灯,拔龙须,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等。)
      3.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老北京的春节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说说你的感受。
(糖瓜粘我们没有吃过,磨豆腐、蒸馒头我们也不做。二十九晚上我奶奶会蒸好几笼糖糕。)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让我们跟老舍爷爷走进老北京,去那过过春节好吗?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前后同学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圆圈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