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曲子。
  2、谁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月光曲)
  3、今天我们就学习《月光曲》这一课,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走进茅屋”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出示句子。
  2、通过姑娘和男子的对话,体会家境的贫寒和姑娘对音乐的爱。
  3、再次读音,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走进了茅屋的?
  四、学习弹第一首曲子。
  1、贝多芬弹后姑娘是如何赞美的?
  2、出示句子。
  (1)指名读。
  (2)从姑娘的内心世界看出对音乐的热爱。
  (3)贝多芬从姑娘的言语中得到动力,为即兴创作《月光曲》埋下伏笔。
  (4)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月光曲》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
  (1)了解月光曲下茅屋内的美景,给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
  (2)曲子的意境、感情是如何通过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皮鞋匠看到了什么?)
  (3)曲子是如何变化的?
  (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4)盲姑娘为什么仿佛也看到了?
  (因为盲姑娘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了神了)
  (5)通过读来体验情感,为什么叫《月光曲》。
  (6)播放月光曲,亲身体验和感受。
  3、曲终人去,贝多芬己去记录刚才的曲子了。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他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板书:
  月光曲
  走近茅屋弹首曲子弹奏《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