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

设计意图: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同时了解乐曲的意境;并在感受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语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思想感情。
目标预设:
  1、学习课文的2——7自然段,了解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认识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了解月光曲的内容,感受月光曲的意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感。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了解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认识过程。
  (难点)2、感受月光曲所表现地意境与贝多芬的心情变化。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地学习课文,与文本进行交流。通过朗读来了解音乐中蕴含的意境,并通过读练结合,让学生知道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认识过程,和贝多芬在认识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教学流程:
  课前1、欣赏音乐: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段乐曲。
  2、听完这段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说得不错。看来,你们是根据自己的在生活中的感受来理解这段乐曲。)

  一、 谈话导入
   1、谈话:知道刚才这首曲子是哪位音乐家创作的吗?
   2、简介贝多芬:
   内容:贝多芬简介:1770年生于德国,10岁首次举行公开演奏会。12岁开始作曲。50岁时两耳完全失聪。1827年去世时才五十七岁。
   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曲子,就是他在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的。
   3、导入:
  (1)、板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月光曲》。(板书课题)
  (2)、读题:一齐读
  过渡:这既是课题,又是曲名。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课文,还要感受《月光曲》。
  二、 学习2——7小节,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1、 快速读2——7小节。
  打开课文,快速读2——7小节,读完后想一想,这个练习该怎么做。(课件出示)
  指名汇报(板书:走近 走进 弹曲)
  2、 说话:(出示小黑板)
  用上“先……接着……然后……”,再加上上面的3个词语,来说说贝多芬是怎样认识兄妹俩。
学生自己试说——指名汇报
  3、 再仔细读读2——7小节,读完后,2人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选择的理由。)
 (出示练习:)根据2——7小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的填空。
  懂事、善良 懂音乐 意志坚强
  万分感动 一分感动 十分感动
  当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兄妹俩谈话后,他觉得妹妹是个(懂事、善良)的人,此时他的内心有了(一分感动);
  找出重点句——妹妹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吗?——指名分角色读读相应句子。
  当贝多芬走进茅屋,看到妹妹是个盲姑娘时,他觉得此时的妹妹是个(意志坚强)的人,此时他的内心有了(十分感动);
  作为一个盲姑娘,她在弹琴时,会碰到哪些困难?
  ——是呀,家里穷,眼睛又瞎了,可她并没有被生活吓倒,靠着自已的耳朵,自己的手,依然练琴,可见,她是多么喜欢弹琴,多么地热爱生活,真是个意志坚强的姑娘。

1/3